关于入选界首市2015年8-9月份“好人 好事”典型事迹的通报

发布日期:2015-10-24   阅读:4630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为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传播道德正能量,市文明委在全市开展月评“好人好事”活动。全市各单位、广大市民积极挖掘推报身边的好人好事,8-9月份,组委会共收到好人好事40件,其中市委宣传部1件,文明办3件,市场监督管理局1件,公安局1件,砖集镇1件,代桥镇4件,顾集镇5件,泉阳镇3件,靳寨乡1件,田营镇5件,芦村镇3件,陶庙镇2件,东顺河社区1件,新马集镇1件,光武镇1件,东城街道1件,东城富强社区1件,西城解放社区2件,枣林中学1件,顾集中学1件,任寨中学1件。经组委会认真评定,选出界首市20158-9月份“好人好事”典型事迹13件,通报如下:

1.尹玉兰:柔弱双肩撑起一片天。

2.宋芝敏:多年不变的守候。

3.赵苑氏:耄耋老人把儿媳当女儿

4.郭士达:致富不忘乡邻

5.陈建华:见义勇为的砖集“好人”。

6.张郑娟:扎根基层的教苑新花

7.李子环:无私照顾瘫痪五保户

8.申晓丽:7年如一日 照顾患病丈夫

9.郭登峰:心牵瘫痪老人的片儿警

10.应梦园: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11.朱晓东:躺着上课的支教教师。

12. 王得中:乡村义务“美容师”。

13.尚玉宾:环卫工“夫妻档”的志愿情怀。

    上述界首市8-9月份“好人好事”典型事迹弘扬了社会正气,传递了人间大爱,其事迹将在界首广播电视台、界首时讯、界首新闻网刊登,在“界首发布”、“文明界首”公众微信号发布,对评上的“好人好事”典型事迹将颁发证书,对于事迹优秀推报人,在年底也将予以表彰。

希望各单位积极宣传,明确一名好人事迹推报人,把单位内部的好人事迹挖掘好、宣传好,推报人对推报的好人事迹进行核实,确保事迹真实,并及时将核实过的好人事迹上报市文明办,好人事迹材料不少于200字。联系人:朱红 4885721 邮箱:ahjswmb@sina.com

附件:

界首市20158-9月份“好人好事”典型事迹简介

 

1.尹玉兰:柔弱双肩撑起一片天。

新马集镇庙王村好媳妇、好婆婆尹玉兰现年66岁,在丈夫突发脑溢血离世后,悉心照顾婆婆。之后,儿子意外身亡,留下了儿媳妇和一对年幼的儿女。2013年不幸再一次降临到这个家庭,儿媳被查出宫颈癌,这让祸不单行的家庭雪上加霜。面对家庭的一次次变故,尹玉兰不向命运屈服,带着儿媳到处治疗,操持家务,照顾老人,顽强地生活,撑起家里的一片天。(推报人:荣云飞13965722520

2.宋芝敏:多年不变的守候。

西城街道解放社区好妻子、好媳妇宋芝敏,现年50岁,多年如一日照顾半身不遂的丈夫和婆婆。2007年,年迈的公公被查出了骨癌晚期,宋芝敏每天家里医院两头跑,照顾公公和丈夫。公公去世后,婆婆也病倒了,宋芝敏一直陪伴在婆婆身边,一得空就去打些零工贴补家用。她用坚强和孝心诠释着好妻子、好儿媳。(推报人:张昆13955834018 闫玲玲13866228175

3.赵苑氏:耄耋老人把儿媳当女儿。

陶庙镇陶庙村好婆婆赵苑氏,现年83岁。她十五年如一日照顾因意外造成下半身瘫痪的儿媳。每天帮儿媳洗脸、翻身,检查是否有褥疮,喂完饭食,还要拿着沾满脏污的被单、尿布刷洗……十多年来,赵苑氏对儿媳的照顾贴心又细致。“她这么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儿媳,即使是儿女又有几个能做到?”在陶庙村,提起赵苑氏照顾儿媳的事,邻里们无不翘起大拇指。老人说,她现在只想自己能再多活几年,这样就能多照顾儿媳。(推报人:陈振强4888175 王芳18756893266

4.郭士达:致富不忘乡邻。

东城街道居民郭士达,与人为善、忠厚谦和。中专毕业后靠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从打工仔一步步成为现在的小老板。致富后他不忘乡邻,解决当地就业80多人。他还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扶危济困,两年捐款10多万元。(推报人:代艳中13855829061

5.陈建华:见义勇为的砖集“好人”。

20153月的一天中午,砖集镇郑庄村魏陈自然村村民陈建华赶集回来,走到小臧庄东边大塘边时发现一小女孩不幸落水,女孩的爷爷下水救自已的孙女也滑入两米多深的水塘中,爷孙俩处境十分危险。陈建华一边大声呼救,一边飞奔过去,衣服都顾不得脱就跳入刺骨的河塘中救人,由于自己的水性也不怎么好,再加上天冷,自己也差点上不来,最终拼尽全力在其他路人的帮助下将爷孙俩救上了岸,上岸后陈建华一声不吭就走了。直到一个星期后老人和小女孩的家人多方打听找到他家表示感谢时,邻居和村里才知道陈建华救了两个人。当大家说起陈建华时,村里人个个都称赞他,“他就是个见义勇为的人,去年还救过一个人呢!”(推报人:代海涛13855860769

6.张郑娟:扎根基层的教苑新花。

28岁的张郑娟在20119月从省城合肥来到泉阳中心校任教,她的到来为这个艺体老师的短缺农村学校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她不怕吃苦,主动学习,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丰收了教学的硕果,在界首市举行的优质课大赛、多媒体大赛中均获得一等奖。她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法比赛、艺术展演,所获奖项不胜枚举。她精心筹划了泉阳中心学校首届元旦晚会、组织了校园广播站、协助校园图书馆的开放。她用一颗智慧玲珑之心给孩子营造了一个温暖向上的心灵家园。(推报人:尹敏捷15855831802

7.李子环:无私照顾瘫痪五保户。

田营镇姜楼村村民李子环,今年61岁,他和妻子8年来长期照顾罹患偏瘫的五保户邻居姜尧银、刘德兰夫妇。每天早上,李子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姜尧银的院子里打扫卫生,然后帮他们做饭。有时候是自己家多做一点给姜尧银夫妇端过去。老伴闲了,就帮他们家洗衣服、买菜、晒被褥,用轮椅推他们出去走走……夏天热了,给老人洗澡洗脚,用自己的钱给老人买衣服被子,像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照顾这对孤寡老人,无微不至。李子环夫妻俩就这样坚持了8年。李子环说,只要他们夫妻俩还能活动,就还会一如既往地继续照顾尧银夫妻。(推报人:赵娜18255862868

8.申晓丽:7年如一日照顾患病丈夫。

泉阳镇的申晓丽,在丈夫身患“运动神经源”疾病,全身僵硬、萎缩、瘫痪在床的情况下,7年如一日不离不弃悉心照顾,用自己的言行诠释妻子的义务,演绎了一段人间真爱。(推报人:尹敏捷15855831802

9.郭登峰:心牵瘫痪老人的片儿警。

今年56岁的界首新华派出所民警郭登峰数年如一日,义务照顾辖区瘫痪老人,把老人当成亲哥哥对待。帮老人修缮房子、打扫卫生、照顾生活,提水、帮老人擦身。他的感人事迹曾被人民公安报、安徽法制报、阜阳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予以报道,并多次被上级公安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推报人:公安局政工监督室孟军13966574888

10.应梦园: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顾集中心学校八年级学生应梦园是个苦命的孩子,她父母残疾,姥姥、姥爷也年老多病,小小年纪,她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家务、农活一人包揽,小梦园用自己坚强的毅力诠释了什么叫自强。她日记里写道:我喜爱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因为我要像它一样藐视困难,迎风翱翔。对于邻居的帮忙,梦园都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些年大家对我们帮助够多了,我现在长大了,要凭自己的双手撑起这个家。”(推报人:界首市顾集中学 张坤13696683871

11.朱晓东:躺着上课的支教教师。

39岁的任寨乡中心小学支教教师朱晓东,六年前主动要求去偏远学校支教,支教途中虽两次遭遇车祸仍然不改初心,伤病未愈就倔强地离开医院,躺在讲台上为学生上课。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创造了“一题三练”教学法,采取分层教学法因材施教,利用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他先后获得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市级一等奖、市优秀教师、市先进师德个人。(推报人:任寨乡中心学校教师 赵亮)

12.王得中:乡村义务“美容师”。

58岁的中共党员王得中是芦村镇王老家村人,他是村子的义务“美容师”。他每天早晚两次无偿义务打扫村内巷道和芦宋路王老家段。为了把村内随意堆放的秸秆和建材清运走,王得中一家一家的耐心做劝导工作,磨破了嘴皮子。在他的带动下,村里以前垃圾遍地的景象彻底改变了。王得中说:“给村里打扫卫生,有人不愿干,我愿干;别人不爱,我爱!脏了我一个,干净全村人。”2011年,王得中经检查罹患贲门癌,术后,他仍没有因此而放弃为村子义务打扫卫生的念头。在如火如荼的环境整治月期间,他起早贪黑,带领着群众党员,全然不像一位动过“大手术”癌症病人。(推报人:刘大庆18655888016

13.尚玉宾:环卫工“夫妻档”的志愿情怀。

东城街道东顺河社区有这样一对环卫工“夫妻档”:尚玉宾和妻子张云,他们每天用勤劳的双手为城市的大街小巷“梳妆打扮”,却少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家庭和孩子。53岁的尚玉宾是社区29名环卫工人的队长,社区的贴心管家。6年来,尚玉宾和妻子一直在为社区的环境卫生而努力。他累计清扫、清运垃圾6000余吨,用毁扫帚130余柄,磨损铁锨20余把。近4年间,他骑车超过40000千米,相当于绕行地球一圈有余。他是“万能贴”,哪里缺人顶哪里,他是“多面手”,样样工具都会修。他有着志愿服务的情怀,帮老人修房屋、向困难学生捐赠,他总是伸出援手……,尚玉宾凭着对居民、对社区、对工作的一颗“热心”,舍小家为大家,聚小爱为大爱,平凡之中见伟大。(推报人:尚振才1595583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