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入选界首市2014年8月份“好人好事”典型事迹的通报

发布日期:2014-09-25   阅读:3029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界文明办〔201443

 

 

关于入选界首市20148月份“好人

好事”典型事迹的通报

 

各乡、镇、街道,市直各单位,各级文明单位:

为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传播道德正能量,市文明委在全市开展月评“好人好事”活动。全市各单位、广大市民积极挖掘推报身边的好人好事,8月份,组委会共收到好人好事15件,其中市委宣传部1件,市场监督管理局1件,广播电视台1件,公安局2件,光武镇2件,西城街道张庄社区1件,东城街道东顺河社区1件,代桥镇3件,邴集乡1件,新马集镇1件,任寨乡1件。经组委会认真评定,选出界首市20148月份“好人好事”典型事迹,通报如下:

1.助人为乐、热心救助“五保户”的好村民郭金国。

2.主动清理泥泞道路方便他人通行的热心村民张保见。

3.多年义务承担起村庄洁净任务的好党员纪俊国。

4.拾金不昧的好青年罗槅。

5.拾金不昧的好清洁工人王海英。

6.见义勇为的好学生马亚涛。

7.爱心圆梦莘莘学子的张好礼。

8.拾金不昧的好居民薄玉侠。

9.爱岗敬业的环卫工人尚振祥。

上述界首市8月份“好人好事”典型事迹弘扬了社会正气,传递了人间大爱,其事迹将在界首广播电视台、界首时讯、界首新闻网刊登,对评上的典型事迹“好人好事”典型事迹将颁发证书,对于事迹优秀推报人,在年底也将予以表彰。

希望各单位积极宣传,明确一名好人事迹推报人,把单位内部的好人事迹挖掘好、宣传好,推报人对推报的好人事迹进行核实,确保事迹真实,并及时将核实过的好人事迹上报市文明办,好人事迹材料不少于200字。联系人:朱红 4885721 邮箱:ahjswmb@sina.com

附件:界首市20148月份“好人好事”典型事迹简介

 

 

 

界首市文明办                    

2014911

 

 

附件:

界首市20148月份“好人好事”典型事迹简介

1.郭金国,男,汉族,生于19547月,代桥镇代东村染坊庄村民。729日下午,天气突变,下起了暴雨。郭金国从地里赶忙回家,刚走到本村“五保户”李治祥家,他发现李治祥的门开着,外面的水正往李治祥屋内灌,此时78级的大风裹着雨水狂扫大地,他喊李治祥但没人答应,感觉情况不妙,郭金国不顾一切闯进李治祥老人的屋里,他才发现睡在床上的李治祥正发着高烧,他叮嘱几句话后就急忙冒雨请来了医生李志田,李医生忙着给李治祥诊断、打针,郭金国看守李治祥一夜,直到老人醒来,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推报人:郭福祥13034078996

2.张保见,男,汉族,57岁,代桥镇茶棚村张庄自然村村民。731日上午,张保见和妻子及同村的人去代桥赶集办事,行驶到郑庄南边时,他老远看见有人不断摔倒,一会儿就摔倒了3人,他骑车赶到,将人一一扶起,虽然摔倒的人没有大碍,但路况也是不安全的。原来这个路段是因为一施工队埋地下饮水管施工时,推放的土被30号那天的大雨冲到水泥路面上造成的,他看到眼里急在心里,如果不及时清理还会有更多的人摔倒。于是他和随行的妻子和其他人说:“你们去赶集吧,我把路面上的泥巴清理一下,不然太危险了,要是过路的车摔倒沟里就麻烦了”。“这么长的路面你自己清理到啥时候呀?还是别管了”别人劝他说,他不顾劝阻从郑庄借了一把锹从9点一直干到下午1点,直到把路上的泥清理干净才回家。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这种“辛苦我一个,方便行路人”的奉献精神受到群众的赞杨。(推报人:郭福祥13034078996

3.纪俊国,男,邴集乡东张行政村纪庄自然村党员。东张村纪庄,村庄道路整洁,家家户户柴草、木棒等杂物堆放有序,干涸的沟塘也不见杂草,走遍整个村庄看不到一张纸片,一个塑料袋。随便询问路边一位村民,得知这一切都是村里老党员纪俊国的功劳。

纪庄自然村396口人,村内两横三纵总长980余米的水泥路,是2011年通过村里“一事一议”和上级农业项目资金修建的。从此,村里60岁的共产党员纪俊国便主动义务承担起村庄环境卫生保洁的任务。他常常凌晨四点多起床,来到村庄几条大路上挥动起扫帚,一扫就是一个多小时。三两天就把村庄几条主干道清扫一遍。在他的影响下,妻子和三个正读小学的孙子,也经常拿起扫帚、铁锨、推起垃圾车等劳动工具前来帮忙,仿佛村里的大环境卫生是他们家自己的事。许多群众一方面对他交口称赞,另一方面,主动打扫自家庭院和小巷的卫生。

纪俊国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媳,常年在外地打工。他和妻子在家照看三个孙子,日子过得十分滋润。他觉得如今生活富裕了,村里的环境卫生也应该有所改变,自己是名党员,要为群众带个头,义务打扫村里的卫生,不仅是一种体育锻炼,有助于身体健康,也是一种利国利民的好事。就这样,他已经坚持了三年多。(推荐人:付贤锋13855862216

4.槅,湖北籍女青年,2012年结婚落户界首市。815日,罗带着小孩去逛万家福商场,购完物出来,发现地上有一个钱包,打开钱包一看,里面有现金、手机、失主的身份证、银行卡等。考虑到失主丢失钱物非常着急,罗便用失主手机联系人,希望尽快找到失主。“喂,你好。请问一下,你认不认识这个手机的主人?他那个钱包掉了,我现在在万家福门口,你帮忙联系一下,让他过来把他的钱包领回去,好吗? 好的,我在这边等他。好,好,再见!”

联系到失主的家人之后,罗就在原地等候,10几分钟过后,失主匆匆忙忙赶来,待确认信息后,罗把钱物完璧归赵。拿到失而复得的钱包,失主连声感谢,并拿出几百元现金表示感谢,被罗婉言谢绝。事后了解到,当日,失主去超市购物,购完物回家时不慎把钱包丢失,包内有身份证、手机、现金1700多元、银行卡等总价值2万多元财物。(推报人:郭明义15856781009

5.王海英,市场监督管理局清洁工。8月的一天傍晚,人们已陆续下班,王海英则按惯例开始忙碌起来。让全局机关人员每天能够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工作是她的工作,更是她的追求。正当她一丝不苟地打扫着楼道卫生时候,在楼梯的转角,一个金灿灿的东西映入她的眼帘。她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副金手镯,镯子上有足金标志,虽然不是很新,但色泽挺亮。没有半丝贪念,没有暗自兴奋,王海英的第一反应就是失主丢失了如此珍贵的物件肯定会很着急。她来到局大门口,见到一位下班的工作人员便上前询问一次。眼见夕阳落山,人们几乎走光了,失主却仍然没有找到,王海英焦急万分。这时有人对她说,“大姐,你先回吧。等明天再问问,准能找着。”于是第二天上午,王海英早早来到单位继续找寻那副金手镯的主人。“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王海英手镯好像是局办公室段某的。像是警察找到了破案线索,王海英兴奋万分,立马奔向局办公室。

看到失而复得的金手镯,段某满怀感激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我真真儿没想到还能失而复得。世上还是好人多!谢谢!谢谢您,大姐!”。

王海英是市场监督局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清洁工人,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状况并不富裕,但在金钱诱惑面前她没有丝毫的贪念,守在机关大门苦苦找寻失主。这一行为充分体现了我局员工的道德操守与个人品质,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感动是瞬间的,但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是永久的。(推报人:李骐骥15556882966

6.马亚涛,安徽省滁州市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任寨乡杨庄村马腰庄人。近日,安徽省滁州市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几位老师来到任寨乡政府,向人四处询问打听该校学生马亚涛家的住处。经询问了解,原来是该校学生马亚涛救助落水儿童的先进事迹在学校获得了表彰,学校的领导专门登门进行表扬的。

事情发生在今年123日。当天,马亚涛和朋友胡勃在泉阳镇泉阳公园湖边散步。湖边还有几个小朋友在玩耍,放鞭炮。其中的一个小朋友点燃鞭炮之后,其他人都慌忙往后退,慌乱之中站在湖边的张雨乐不慎跌入湖中。马亚涛同学见状,来不及脱掉身上的衣服,纵身扎入了冰冷的河水中,胡勃同学因为不熟悉水性在岸边协助马亚涛,经过两个人的奋力拼搏,最终将跌入水中的张雨乐托到岸上。而后,两名同学在确认孩子的安全之后,默默地离开了救人现场。

事后一个多月,落水小朋友家长经过多方打听、寻找,最终找到了两位救人英雄。随后,又特意写了感谢信寄到学校,感谢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一位见义勇为的好青年!           

马亚涛见义勇为的事迹,在学校引起了轰动。学校对两位学生的行为予以通报表扬,并决定派老师专门登门向马亚涛的家人表示感谢。这才有了开始的一幕。

据了解,马亚涛是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的2012级学生,家住任寨乡杨庄村马腰庄,因家庭贫困,曾接受过我市计生人口基金的助学成才救助,在社会帮助下,最终梦圆大学。今天,他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体现出当代大学生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推报人:潘晓兵13955833189

7.张好礼,光武镇“好礼塑业”经理、爱心企业家。823日,张好礼先后来到郭寨、杨寨、陈寨村,为郭云云、杨新宇、陈倩倩3名农村贫困学子送上每人2000元学费,至此,张好礼今年已为4名贫困学子送上助学金,连续12年圆了47名农村贫困学子的大学梦。

在小李庄陈寨村陈倩倩家,笔者看到:一贫如洗,母亲大病不能劳动,靠父亲一人打工养家,住房已倒塌,一家人住在陈倩倩的大伯家;陈倩倩今年考入杭州师范大学,8000元学费生活费,没有着落,趁假期在城里一家食品厂打工挣点学费。张好礼把身上仅有的2600元全部拿出来,捐给陈倩倩,并留下自己的手机号,告诉陈倩倩:“在学校遇到资金困难,随时告诉我,我随时汇钱给你,保证你大学毕业。”让陈倩倩一家人感激涕零!张好礼捐资助学的大爱精神,已在光武镇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其他企业家纷纷慷慨解囊,争相捐资,弘扬社会正能量!(推报人:徐良13966575486

8.薄玉霞,界首市东城街道富强社区居民、中国好人。813日早晨,薄玉霞和丈夫刘金贵外出散步,当她来到田楼饭店附近时,从路边捡到一个黑色钱包,里面有351元现金、两个银行卡、车辆行车证、驾驶证、身份证,还有几张提货单。提货单上留有手机号。薄玉霞夫妇考虑到失主丢失钱包,一定很着急,就按照提货单上的手机号拨打过去,对方开始回答没丢东西,可是过了一会儿,又打来电话,说钱包丢了。于是双方约定在田楼社区巷口见面。通过确认,薄玉霞把钱包归还给失主。失主是临泉县的居民郑科技,他接过失而复得的钱包,激动地说:“你们夫妻真是好人,谢谢你们!”(推报人:王瑞15556786768

9.尚振祥:为了城市的美丽  五尺扫把谱华章

凌晨四点三十分,斑驳的路灯光线从树叶间隙里洒下,没有喧闹的人声,没有轰鸣的车响,街道两旁的店铺和居民楼还在酣梦中,整座城市显得空旷沉寂。此时,一个老头儿正低头专注地自南向北忙着清扫街道,阵阵秋风掠过他的发丝,灯影下,依稀都斑白了。他就是东城街道办事处东顺河社区环卫工人尚振祥。

尚振祥,家住东顺河社区尚庄村,一名71岁的普通居民,2008年选择了平凡而崇高的环卫清扫岗位,成为界首市环卫局一名环卫工人。20141月,界首市实行环卫工作进社区,尚振祥主动申请到东顺河社区参与环卫工作。他凭着对自己钟爱事业的追求,任劳任怨,不怕脏、不怕累,清扫着街道。整整7个春秋,他用一个优秀工人的标准,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弘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把美好的夕阳时光无私地奉献给执着追求的环卫事业,用真情实意、言传身教引导人们热爱自己的家园,用五尺扫把在大街上谱写了一曲以艰苦的劳作和辛勤的汗水,给市民群众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环境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者之歌。  

无怨无悔的选择   

20083月,身体健朗的尚振祥毅然选择了工资微薄、工作辛苦的环卫工作。从此,便与街道清扫、垃圾收运结下了不解之缘。尚振祥刚在文昌路上干清扫保洁时,担心熟人遇见,子女亲朋也不赞同,劝说:“干什么不好,偏去扫大街”。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他亲身体会到清扫工作的艰辛和其中的酸甜苦辣,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有时还不被市民群众理解,受一些不明不白的委屈,得不到人们的理解。但是,尚振祥对环卫工作却有着清楚的认识,环卫工作虽然脏苦累,却与群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是城市里必不可少的工作,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干,只是分工不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这样,尚振祥说服家人,当了一名“城市美容师”,无怨无悔地工作在环卫战线上。

爱岗敬业作表率

最初参加环卫清扫工作时,尚振祥负责文昌路的主次干道,每天清扫道路面积5000多平方米,还负责清除临街的“牛皮癣”。一年后,因工作负责、成绩突出,尚振祥被调到界首市最繁华的“窗口”人民路,开展清扫保洁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每天凌晨4点半钟就来到岗位上,一天作业下来,经常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脚痛。但他面对困难不泄气、不动摇。同时虚心向老同事请教、学习,特别是有关清扫保洁作业技巧,回家还利用休息时间,苦练“布头扫把”捆扎技术,延长扫把使用期,为单位节约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和道路清扫保洁质量。多年来,尚振祥练就了一套清扫作业又快又好的基本功,遇到有车辆停靠在路边时,总是弯下腰一点一点地把车下的垃圾扫出来,不留清扫灰痕;定期捡拾花带内杂物,清除小广告,保持道路卫生整洁清爽。2014年,界首市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实行市场化运作,尚振祥主动申请到东顺河社区东升路清扫,社区落实卫生网格化管理,尚振祥的清扫面积增加到了6000平方米,为了使所清扫路段的环境卫生保持整洁、干净,他每天坚持4点半到岗,晚上10点离岗,坚持全天巡回检查落水窗是否被污物堵塞、沿街墙体和花带内电线杆上是否新增小广告、临街餐饮、洗车店是否乱倒垃圾污水,总是经常对那些乱倒垃圾污水的人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长期的付出和坚持,也慢慢赢得了居民的认可。多年的劳累,身体不再硬朗的他干累后,稍作休息,又继续干。一些经营户心疼地对他说:“老尚,您回去休息会儿吧,大热天的,少干一下没有什么!”。可他说:“环境卫生靠我们大家来维护,社区把工作交给我,就应该向社区和居民负责,何况你们还交了卫生费,总不能说天热,卫生就可以差的呀。”

尚振祥用辛苦的劳作,还给了群众一个洁净环境。所负责的路段连续多次获得社区卫生“样板路”,受到了社会的好评。尚振祥就是这样为了社区荣誉、改善环境,用辛勤的汗水、艰辛的劳动,甚至是身体健康换来了城市整洁的道路环境。2004710日,正在进行清扫道路时,尚振祥感觉小腹疼痛难忍,突现便血症状。医生诊断说:“这与他从事的环卫工作有很大的关系”。的确,环卫工作的特殊性不仅在于工作时间长,而且工作环境脏乱差,工作中也不知要吸进多少灰尘和异味,直接导致体质下降。但由于工作的特殊,他所清扫的路段白天经营户密集,晚上夜市人流量大,垃圾多,请别人代替,担心工作质量达不到要求,影响社区环卫形象,小疼小病他就咬咬牙坚持着,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到医院挂两瓶点滴,然后又走上那熟悉而朴实的工作岗位。有人为尚振祥的工作进行了初步估计,7年来,他清扫道路面积达到1242万平方米,清运垃圾1100多吨,工作7年却干了11年的工作量。他却说:“这是我的责任,社区给了我千把块钱的工资,就应该尽心尽力把工作干好”。

真情说教带动人   

虽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但为了树立社区环卫工作的良好形象,尚振祥以身作则,把社区提出的“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社区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等创建口号熟记于心,言传身教,用真情和关爱引导人们自觉爱护公共卫生。他在干好本职工作之余,有时间就和新任的社区环卫工分享自己的“重点路段勤打扫,人多之处见空扫,垃圾多时突击扫,饮食摊旁轻轻扫,灰尘多时压着扫”的“清扫经”,提醒他们增强责任感,把社区环卫工作当作事业干,讲述自己清扫保洁、随手捡、制止乱涂乱画小广告行为等工作要领。在家抽空自扎扫把,减少社区开支,每晚待夜市结束才收工,提醒夜市经营户和客人,不要随意丢弃垃圾,避免二次垃圾产生。平时,像老大哥一样关心同事,提醒同事上班一定要穿工作服,作业时注意人身安全。谁要是有事或生病在家,自己能够主动承担清扫任务,深受群众的好评。

夏尽了秋至,冬去了春来,四季嬗递,风雨无阻,节假不休。每天的晨曦中他第一个迎来阳光,暮色中他最后一个送走夕阳,风雨中有他弯腰清掏落水窗的身影,烈日下有他高温下的坚守。走在城市斑斓的霓虹灯下,当你因城市的美丽放松心情的时候,在城市的街道上,尚振祥和同事们依然挥洒着汗水,为这座城市的洁净靓丽默默辛劳着。他是平凡的,却把美丽留给了我们……(推报人:尚振才1595583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