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一条微信触发爱的“波澜”

发布日期:2015-08-27   阅读:1501次   来源:阜阳文明网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一位长期接触走访贫寒学生的团委工作人员老S,再一次遇到一名家境贫寒、性格内向的受助者时,内心翻起波澜。

    七夕当晚,老S在微信朋友圈写下一段两千多字的文字,为学生募捐。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一天多的时间就募集到两万多元的善款,解决了学生母亲看病、学生上学的费用问题。

事情到此,远没结束。如何资助学生而不伤其自尊,如何构建援助和受助的互动机制?老S有了更多的感触和期盼。

 

    感动 一条微信募集两万多元

 

    在界首团市委工作的老S是一名80后,多年来,参与 “希望工程·圆梦大学”工作,为爱心单位、个人和学生搭建资助和受助平台。每年开学季,团委牵头的资助都产生了较大的轰动效应,不少贫寒学子因此梦圆大学,老S也在工作中体味到了酸甜苦辣。

    七夕当天上午,老S接待了一名到团委交资料的贫困学生小Z——母亲乳腺癌手术后需要继续治疗,考入大学学费不菲,贫寒家境举步维艰。

消瘦的身影一直萦绕在老S脑海中,他决定要为小Z做更多的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

    随后,颇受感动的老S发了一条朋友圈信息:“我母亲也刚刚做过手术,作为儿子的疼痛与这个孩子是同感的。好在我的母亲康复了,而这个孩子的母亲也许时日不多……”

     情真意切的言辞、真实感人的故事,老S的朋友圈瞬间沸腾了,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七夕节,不要买花,请给这名学生一点鼓励。“连我自己也没想到,朋友圈内能引起如此共鸣。”老S回忆说,截至21日下午5点,朋友圈为孩子的捐款达到了21637.7元,也争取到了4000元的助学金。另外一位在外地打工的徐海伟还提出为这个孩子提供今后三年的学费以及生活费。

    100、200,1000、2000……捐款者当中有界首的、也有外地的,有企业老板、也有普通工薪族,一位远在北京的“超哥”发动身边的朋友募捐了10730元。

     涓涓细流汇集浓浓爱心。爱心人士在这个过程被感动,也感动着更多人。老S也被朋友圈的热情和奉献所感动,他没有想到平时嘻嘻哈哈充满调侃甚至是广告推销的朋友圈一下子爆发出这么大的能量。

    受助孩子小Z得知有这么多陌生人关注、帮助他时,也很感动,他向老S要来这些爱心人的联系方式,他要跟每一位帮助自己的兄长、叔叔阿姨道谢。

 

    感触 单方救助不如双方“互助”

 

    两天时间募集到学费和看病的花销,已是一件很圆满的事情,但老S心里依然感觉“若有所失”,放不下孩子的老S再次到了学生的家中,并在随后更新了朋友圈。

    “我是老S,昨天再次去了小Z家,一间毛坯房内依然和前几天一样摆放着几样简单的家具,他母亲经过切除手术治疗现已出院回家,后续治疗的费用大概2、3万元。”老S说,目前,爱心捐款已能满足孩子家的花销。

    走访途中的一个小插曲让老S积蓄已久的思考再次浮现。汽车前轮悬空卡在了乡村小路边,无论怎么尝试都无济于事。孩子的父亲听说后,当即带着热心的工友们一起把悬空的车头抬上了路。坐上车要走的时候,老S第一次看到了受助学生小Z和他父亲的笑容。

    救人不如救心。老S说,在以往的几天里,小Z和团委、爱心人士之间一直以一种被救助和救助的关系相处,无论他怎么努力去消除这种关系,在小Z等被助者的心里依旧会存在被救助的卑微感。

    然而,当他们在为救助者做出一些帮助后,在他们心里就形成了不同以往的一种互助关系:你帮我,我帮你。

    老S说,多年的“希望工程·圆梦大学”工作中,他也隐隐约约感受到,很多时候,单纯经济援助对这样一个刚刚成年的准大学生来说,可能不是一个最好的方式。

    老S时常听人谈起,个别孩子在被救助之后,一句感谢的话,一段感谢的字都没有,再后来基本不和他们联系。随着时间推移,捐助者寒心,被捐助者麻木,这种无偿式的捐助似乎越来越难。

 

    期盼 援助和受助平等共鸣

 

    如何让更多的贫寒学生“心安理得”地拿到捐助、懂得感恩?

    老S说,在和朋友商讨后,他想呼吁相关爱心单位、个人和相关单位一起建立一个勤工俭学互助会,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单位领导与同事的大力支持。

    老S希望,通过团委牵头成立勤工俭学互助会,然后,摸排一些愿意参与公益事业且有短期雇佣需求的企业、商家,在每年暑假、寒假前向协会提供一些短期的岗位,比如网络客服、产品包装或者仓库保管等容易上手的工作。学生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以劳动获取费用,以工作感知感恩。

    “在勤工的过程中,学生和援助者是一种平等关系,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这样他们之间就可更近距离的也更长久的交流以及感情共鸣。”老S说。

    互助会要成立专门机构,设立公开账号,长期接受社会的捐助。“捐款主要用于两方面:在勤工俭学的基础上,给予一些特别贫困的孩子额外补助;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各中学的贫困学生共同开展一些正能量、爱心帮扶的公益活动,帮助更多更需要帮助的人。

    目前,界首部分爱心企业听说这种想法后,都表达了参与“互助”的意愿。安徽和家乐集团、界首华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在假期向贫寒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挣”来学费,这样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也能锻炼学生意志和动手能力,企业愿意为此做出努力。徐风光 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