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立功身残志坚 热心为居民服务

发布日期:2015-05-18   阅读:1642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在西城街道信义社区,有一对残疾人夫妇,他们每天清晨早早起来,先把门前一条长长的小巷打扫干净后,再推上小车带上工具,走到街头摊位开始一天的工作,夫妇俩修锁、配钥匙、修自行车,凭着自己的手艺自食其力,虽然生活并不宽裕,但一直热心社区公益事业。提到苏立功夫妇,邻居们都竖起了大拇指,他们乐观自强、积极奉献的生活态度感染也带动了社区的广大居民。

  自强自立 身残志坚

  苏立功家的小摊就摆在解放一大街的路口,他总是微笑着坐看过往的人流,每每碰到熟人,他会热情的打招呼,聊几句家常,当笔者走过去时,苏立功正在为顾客配钥匙,他的右手因为残疾比正常的左手短了许多,基本没有什么劳动能力,但苏立功能熟练的运用左手操作,“老苏,我的车子没气了,用一下气筒。”“快,把气筒拿过去”,苏立功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笑着催促身边的妻子。妻子的智商不高,总是憨笑着答应。“我右手残疾,不能干重体力活,老伴的智商不高,不能离开我,但是我摆这个小摊能自食其力,不给政府添麻烦。”多年前,妻中被苏立功的善良和热心所感动,两人成亲后,相濡以沫的生活了几十年,夫唱妇随,虽然清贫但是很快乐。“社区为我们办理了低保,我们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很满足,我希望靠自己的双手来回报社会,来感谢社区和大家对我们的照顾。”

  热心公益 感恩社会

  苏立功家所住的小巷是多年的老巷道,没有硬化,附近的房屋也都十分老旧,日常的保洁和清扫显得更加重要,苏立功没有让社区配备清洁工,而是主动向社区请缨,这条巷子的卫生他夫妻俩包了,不用再找清洁工人,也不用社区发工资,“我们两个干不好重活,早晨起来扫扫地,既能锻炼身体,也能让老伴出来走走,至于工资我们不能要,社区平时对我们照顾的太多了,我们得知道感恩。”于是每天清晨,附近居民总能看到他们夫妻二人忙碌的身影,扫地、捡垃圾、除草,老旧的小巷虽然简陋但处处充满了温馨。

  夏天快到了,杂草长得很快,前几天,社区刚在附近的街巷打了除草剂,趁生意清闲时,苏立功赶回来清理巷子里的枯草时发现,因为前两天下雨,巷子里有一棵树快倒了,危及行人和房屋安全,苏立功立即向社区负责人反映情况,“这棵树不知被谁砍了一半,现在经过刮风下雨,快倒了,旁边的房屋很危险,得赶快处理掉”。社区得知情况后,迅速派人进行处置,周边群众很是满意。

  今年春节时,社区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织志愿者对沙河坝周边的环境进行彻底清理,苏立功为了配合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他硬是停摆了三天的小摊,带着妻子,拔草、清垃圾、拆违建,忙前忙后,丝毫不让健康人,“社区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大家支持,作为志愿者,我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夫唱妇随 简单快乐

  苏立功的家只是一间小小的旧瓦房,十来个平方,既是卧室也是厨房,条件简陋,除了一张床,没有什么家具。在门口,立着两把扫帚,一把已经磨的只剩下秃秃的扫帚头了,另一把是刚买的。每天早晨,苏立功会和妻子一起清扫巷子,小的扫帚让妻子拿着,自己拿刚买的,“也不是让她干活,只是她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有时候抽空出来清扫时,也会一个人去干活,但忙了半天后,苏立功又会急匆匆回到小摊,留妻子一个人照顾生意,他不放心。而苏立功忙活时,老伴总是憨笑着站在后面看。

  “别看这老两口生活困难,又有残疾,但两个人很快乐,还很热心,社区志愿活动他一次也没落下过”,邻近的生意伙伴向笔者介绍说。对于邻居的夸赞,苏立功说:“这些小事都不算什么,这些年来大家一直照顾我的生意,关心我的生活,我心中一直记着,平时多做点事也是应该的。”(郭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