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国文明网以《“好支书”鲍振平40年燃尽生命为“三农”,让每寸土地都流金淌银》为题,在好人365专题活动中报道了我市“好支书”鲍振平的相关事迹。
鲍振平,男,195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徽界首市王集镇朱庄村原党总支书记,在农村当了40多年干部,许多人一提起他的事迹就潸然泪下、交口称赞。出身贫困、自小在朱庄村长大的他对朱庄村群众的生活有切肤之痛,对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饱含深情,发誓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几十年来,只要群众遇到难事,不论份内份外,鲍振平从来没说过“不”字,群众有什么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鲍书记。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还牵挂着村里的大小事。他舍小家为大家,心中满满装着“群众”两个字,却没有空间容纳自己和家人。许多同龄人外出打工挣下了家业,两个儿子在外创业有成,都没有让他心动离开农村。40年来,他一心扑在村里的工作上,让朱庄村从原先的“落后村”,一跃成为当地的“先进村”,带动了其他村比学赶超,创先争优。
2014年2月,鲍振平因长期工作积劳成疾,不幸身患脑椎动脉堵塞,经抢救无效去世,走完了60年的人生旅程。听说鲍书记离世,在外创业的村民王登明连夜坐飞机返乡,赶在出殡前最后看他一眼;曾被鲍书记救过两次生命的鲍文德老人以泪洗面,悲痛地操劳着丧事……村里1000多名群众纷纷赶来,眼含热泪,送他们最贴心的当家人最后一程……“当书记,民心可鉴,凭德而选;数政绩,宗宗利民,家谈户赞。”凛冽的寒风里,雪白的挽联无声地诉说着鲍振平平凡而伟大的一生。“2014年6月,鲍振平荣登“中国好人榜”。
有的人去世了,但他还长久地活在人民心中;他的身躯融入了大地,但他的精神却成了一座丰碑。鲍振平是党的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他心中装着群众,对群众有深厚的感情、高度的责任和务实的作风;他胸中装着工作,有不怕困难、不被困难所压垮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有勤学苦研、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有创先争优、不甘落后的拼搏进取精神和忘我奉献的精神。他长期以来无私奉献,却为自己的家庭做得很少,他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 上一篇:舍身救人 书写大善
- 下一篇:我市高秀梅获评9月份“阜阳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