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发布日期:2015-08-04   阅读:1403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自“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全市上下五年来的辛勤努力,普法功能和社会效果大幅度提高,法治文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城乡居民法律素质达到崭新境界,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依法解决矛盾纠纷、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牢固树立,相信法律权威、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法治观念逐渐成为我市人们的生活方式。

  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日常行为规范良好习惯已经形成。走在界首的大街上,两边花带绿树成荫,人们生活井然有序,在红绿灯路口遵守交通规则自觉等候。在劳动权益保障特别是农民工问题上,主动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在消费者维权方面采取到消费者协会投诉,通过合法渠道解决。当遇到重大矛盾纠纷时,优先选择通过法律咨询、调解、司法机关等法律途径介入。

  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面对不同环境产生法律需求呈现多彩多样。通过常态化的普法宣传和重要节点法律咨询活动,人们广泛知晓宪法、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大力开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宣传,引导全体公民自觉地学法知法懂法、信法守法用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群众各种各样、方方面面的法律需求。

  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多种普法宣传形式大格局初具规模。当前,普法宣传的载体和形式得到了有效拓展与创新,宣传载体不再局限于以电视、广播、报刊为代表的传统宣传载体,逐渐扩展到运用新媒体技术的网络、微博、电子屏、手机等载体;宣传形式也从过去散发宣传资料、摆放展板、开展法制讲座、设置法制宣传栏等单一形式,拓宽至演出法治文艺节目、播放法治电影、法律图书角、法律大讲堂、法治文化长廊等多种宣传形式。(郭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