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振强)日前,笔者在界首市邴集乡西张村看到:平坦笔直的水泥路纵横交错,一排排小楼房整齐排列,村中间的农民文化广场上,孩子们正玩着各式健身器材,村内随处可见“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令人仿佛走进美丽的乡村画卷。经过近几年的建设,这里的变化令人耳目一新,一个村容整洁、设施齐备、生产发展、文明和谐的美好乡村初具雏形。
近几年来,界首市把美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战略和“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围绕集镇、园区、原小乡所在地和交通便利基础较好的村,依托产业驱动,全面实施“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农民增收、土地整治、管理创新”五大工程,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取得良好成效,西张村等一批美好乡村示范点脱颖而出。
据界首市美好办负责人介绍,该市2013年已建设完成林场红石桥、邴集西张、光武北街、陶庙邵庄、王集李彬庄、砖集刘楼6个重点示范村。2014年规划建设的陶庙陈平营、赵庄等6个重点示范村正在开工建设中,预计到2020年将建成98个美好乡村中心村。
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该市强抓组织领导,成立了由界首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负责人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并建立“领导包联、部门帮扶”的工作机制,对中心村进行结对帮扶。同时,该市坚持规划优先的思路,因地制宜,抓好村庄布点规划。目前,全市共布点98个中心村、12个重点示范村。
为确保建设资金投入,该市加大专项资金投入,2013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美好乡村建设,今年初又投入1000万元,主要用于重点示范村道路、排水、路灯、绿化、文体广场、便民服务中心、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该市还通过整合涉农项目和吸引社会资金,累计投入4亿元用于美好乡村建设,确保了美好乡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该市还把美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及文明创建相结合。在产业发展方面,全市结合各重点示范村实际,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以美好乡村示范村红石桥新村为例,该村建立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600元。为推进美好乡村文明创建工作,该市将城市文明创建的经验和做法向中心村延伸,通过建设文化墙和宣传栏、编写歌谣、印制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引导群众养成良好习惯,改变传统陋习,并经常性地开展农村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几年来,界首市把美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战略和“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围绕集镇、园区、原小乡所在地和交通便利基础较好的村,依托产业驱动,全面实施“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农民增收、土地整治、管理创新”五大工程,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取得良好成效,西张村等一批美好乡村示范点脱颖而出。
据界首市美好办负责人介绍,该市2013年已建设完成林场红石桥、邴集西张、光武北街、陶庙邵庄、王集李彬庄、砖集刘楼6个重点示范村。2014年规划建设的陶庙陈平营、赵庄等6个重点示范村正在开工建设中,预计到2020年将建成98个美好乡村中心村。
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该市强抓组织领导,成立了由界首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负责人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并建立“领导包联、部门帮扶”的工作机制,对中心村进行结对帮扶。同时,该市坚持规划优先的思路,因地制宜,抓好村庄布点规划。目前,全市共布点98个中心村、12个重点示范村。
为确保建设资金投入,该市加大专项资金投入,2013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美好乡村建设,今年初又投入1000万元,主要用于重点示范村道路、排水、路灯、绿化、文体广场、便民服务中心、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该市还通过整合涉农项目和吸引社会资金,累计投入4亿元用于美好乡村建设,确保了美好乡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该市还把美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及文明创建相结合。在产业发展方面,全市结合各重点示范村实际,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以美好乡村示范村红石桥新村为例,该村建立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600元。为推进美好乡村文明创建工作,该市将城市文明创建的经验和做法向中心村延伸,通过建设文化墙和宣传栏、编写歌谣、印制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引导群众养成良好习惯,改变传统陋习,并经常性地开展农村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 上一篇:全市“农村清洁工程现场观摩会”召开
- 下一篇:我市投资中小河流域治理 优化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