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十个自然村,村村堆了3---5个,你看,我们村哪像刚午收后的样子,找不到麦秸、麦秆、麦糠,禁烧的压力也小了”芦村镇郭寨村书记任开山开心地说。据了解,像郭寨村一样,芦村镇6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全面掀起了高温堆肥高潮。
芦村镇有3万多亩小麦,秸秆禁烧压力大,加之与河南省交界,禁烧防控责任大、任务重。该镇党委政府认为,禁烧关键是解决秸秆到哪里去的问题,大块田里的秸秆粉碎还田了,小块地里的秸秆群众乱堆乱放仍是燃烧的隐患且给环境整治带来问题。为此,该镇在小麦收割结束后,立即全面布置高温堆肥工作,采取以村为主体、自然村为单位,镇村干部划片包干、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逐地块逐区域把路边、沟边、田边、村边的麦秸、麦秆、麦糠予以清理,利用死沟死塘积极开展高温堆肥。镇拿出清理、清运专项经费,对堆好的肥堆验收后予以补助,同时规定了:堆、拌、浇、封的工作流程和明确权属归属。
“这是你今天的补助,60元,拿好”任开山一边给村民发着补助一边说,“用传统的方法解决秸秆禁烧,既解决了禁烧的压力,又开展了环境整治,村内这些留守的老年人还增加了收入,很受群众欢迎”。(肖玉华 段彦彦 )
- 上一篇:我市拨付民生工程资金达4.3亿元
- 下一篇:生态村里白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