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英:勤俭节约从点滴做起

发布日期:2014-11-27   阅读:3452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在中州路旁的一个破旧小区内,住着这样一位老人,她叫刘兰英,是界首市刺绣文化传承人之一。刘兰英奶奶可是附近出了名的勤俭持家之人,虽然现在生活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她依然坚持勤俭节约。近日,记者就去拜见了这位刘奶奶。

  刚见到刘奶奶的时候,她正在认真地拖地、擦桌子。得知记者的心思,刘奶奶展开手中的抹布,如数家珍地作介绍:“使一年多啦,没舍得丢,留着擦个地,早晚擦个桌子,擦脏东西用。”

  记者留意到,在刘奶奶家洗手池旁边,有一个装满水的塑料桶,刘奶奶说,这些都是收集的洗脸水。原来在洗手池的正下方,对着出水口的地方,也有一个塑料桶。由于水池下方没有排水管,使用过的废水直接就流到桶里,被收集了起来。

  刘兰英告诉记者,这水我都不舍得放掉,我都找个桶接着,洗拖把,洗了拖把冲便池。

  收拾完房间,刘奶奶便开始准备午饭,一篮老豆角,在她手里都如珍宝一般。这些都是刘奶奶特意买别人捡剩下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便宜。

  “这豆角子你看,搁在年轻人手里他就扔啦。我也不舍得扔,我摘摘蒸吃,原来就会过日子,这还是会过,不舍得扔东西。红薯叶子,有时候掐一把红薯叶子蒸吃,萝卜樱子,我也好蒸吃。”说起节俭,刘兰英告诉记者。

  聊天过程中,一直在旁边帮忙的女儿张红霞,突然想起了什么,跑进屋里拿出一个老式的大茶缸,满满地装着一小块一小块的东西。

  说起妈妈刘兰英,女儿张红霞说,“你看,都是多少年的啦,用的肥皂头,都不舍得丢。”刘兰英笑着说,“扔了多可惜,熬好啊,熬化,搁那肥皂盒里一倒,还能成块,还可以继续利用。”

  在刘奶奶的家中,摆放着许多颜色鲜艳的假花,大大小小不下十几束,为屋内增添了些许风景。

  说起这些假花,刘兰英的老伴张贵新告诉记者,“我出去练功,天还不明哩,人家扔的,我拾了,她看我拾,第二天她也去拾,拾回来俺俩就搁河里去洗。”

  在刘奶奶的家中,记者还发现许多非常陈旧的家具,仔细一打听,这些家具,最新的都有将近30年的历史了,年代最久远的都已经达到了40多年。这些都是刘奶奶结婚后一件件添置起来的。

  刘兰英表示,过这苦日子也习惯了,你要想让我大脚大手的,浪费东西,铺张浪费,我绝对做不出来。反正就叫小孩也学我这个样。(彭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