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发布日期:2015-01-22   阅读:1775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

  1月22日上午,界首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界首影剧院开幕,举行第一次全体代表会议。

  早上7点多,出席界首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代表,肩负着全市78万人民的重托,快步进入会场,他们将发挥代表的职能作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共商界首改革发展大计。

  会议由界首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范力主持。

  界首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应到代表  256人,今天会议出席248人,缺席8人,符合法定人数。

  在主席台前排就坐的有:刘玉建、何逢阳、范力、王子臣、赵胜凯、司建丽等。

  在主席台就坐的有:大会主席团成员、市政府负责人、市政协负责人、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代理检察长、原担任正处级实职的老同志、原市委顾问等。

  列席今天会议的有:市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出席市政协全委会的政协委员,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有关部门负责人,驻界省和阜阳市人大代表,上级驻界单位负责人等。特邀列席今天会议的有:原市委顾问,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政协负责人,原市政协主席,市委督查组成员,市委、市政府咨询委成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

  范力宣布,界首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全体起立,奏国歌。

  界首市人民政府市长何逢阳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说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围绕“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深入实施“双轮”驱动和“四化”同步战略,坚持投资拉动、改革牵动、政策促动、环境推动,凝心聚力,狠抓落实,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13%;财政收入18.37亿元,增长26.3%;外贸进出口总额2.2亿美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5亿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00元,分别增长10.5%、13%。顺利完成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何逢阳在报告中指出,一是发展加快、质量提升、实力增强正成为界首发展的主趋势,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园区实现扩容升级;发展质量有效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调整结构促规范;创新服务促前行;统筹协调促发展。现代服务业日益活跃,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市场活力不断激发;市场秩序日益规范。二是环境推动、项目带动、开放促动正成为界首发展的主抓手。城乡建管同协力,强化规划引领;打造精品工程;加强城乡管理。项目建设求实效,谋划突出实;实施突出快;保障突出优。招商引资重质量。创新招商方式;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集群效应。三是统筹发展、共享发展、和谐发展正成为界首发展的主基调。强化保障解民忧,统筹发展暖民心,维护稳定保民安。四是思想提神、工作提速、要求提标正成为界首发展的主旋律。倡行学习挖潜力,厉行优政强推进,笃行廉明严从政。

  在回顾总结2014年发展成效后,何逢阳指出:一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点变化、每一次进步、每一项成绩,都离不开市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离不开全市广大干群的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奋勇拼搏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工商联、无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界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投身界首改革发展的建设者、投资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何逢阳在分析界首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后,提出了2015年的工作安排。他说,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实施“皖北居先进、全省进一流”战略的开局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质量、效益与速度、总量并重,立足打基础、促规范、建机制,一以贯之促改革、毫不动摇抓工业、持之以恒扩投资、坚持不懈惠民生、锲而不舍优环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全面完成“十二五”既定目标,为建市70周年实现“皖北居先进、全省进一流”打下坚实基础。

  2015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年度任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和13%以上。

  为了实现2015年的预期目标,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从更深的层次,加快改革创新,激发跨越发展的源动力。深化改革勇于探索。积极对接顶层设计,加快落地一批看得准、有条件、有权限的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投融资改革;积极推进金融改革;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持续推进农村配套制度改革。创新项目体制机制。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继续实施“321”工程,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要重谋划,勤调度,强保障。招大引强务求突破。强化抓招商就是抓项目、抓经济、抓发展的理念,力争引进资金60亿元以上。造浓招商氛围;紧扣招商重点;建强招商团队。二是以更高的站位,加快三产融合,夯实跨越发展的支撑力。做强新型工业,以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主抓手,坚持扶持力度不减、方向更明、方式更优的原则,设立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推动工业经济提速提档,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30亿元。打造更具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筑实更具承载力的发展平台;培育更具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夯实更具驱动力的科技支撑。做优现代农业。牢固树立经营农业的理念,围绕“规模、结构、转化、合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争创国家级农业开发区。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全面启动两区建设。坚持乡镇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确立邴集乡为市级示范点,先试先行,带动各乡镇示范点建设。强化两区建设保障。做活第三产业。顺应商业发展个性化、专业化、智能化的趋势,构建与工业发展相配套、与城镇建设相协调、与民生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8亿元以上。外引内育提升传统商贸;趁势逢时发展新型业态;增量扩盘做大对外贸易。三是靠更实的举措,加快民生改善,增强跨越发展的凝聚力。倾力打造宜居界首。按照拉开框架、完善功能、提升水平的总体思路,坚持基础设施先行,优质工程支撑,强化城市经营,切实建好城,管好城。构筑城乡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建管水平。鼎力打造生态界首。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让人们看得见碧水,望得见蓝天,记得住乡愁。打牢自然生态基础;强化社会生态保障;彰显人文生态特色。全力打造和谐界首。善政之要,惟在养民。将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重大举措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相契合,集中力量办成一批好事实事。提高社会保障普惠度;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社会治理新机制。四是用更铁的纪律,加快作风转变,提升跨越发展的战斗力。紧扣法治大局干事。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牢固树立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法治理念,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继续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全面落实政务公开,真正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紧盯责任重心做事。坚持谁决策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营造人人有担子、事事有着落的工作氛围。紧贴民生根本理事。把民生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强化大众视野、百姓视角,开展“民生实事”征集活动,向群众请教问计,拿出新招、实招、硬招,全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快推进三级联动为民服务体系建设,营造便民利民、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环境,真正方便群众办事,让群众受益。紧固廉政基石办事。坚持“一岗双责”,牢记“两个务必”,用“严”的标准修身律己,用“实”的作风做人做事。切实加强监察和审计工作,加大对民生工程、重点工程等领域的行政监察,推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政策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加强廉政教育,警惕“温水效应”。

  在对2015年政府工作举行全面部署后,何逢阳满怀信心地说:“寄语阳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各位代表,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新常态下的新机遇,谋发展之势、鼓实干之劲、聚和谐之力,开创非常态的业绩,为建市70周年实现“皖北居先进、全省进一流”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大会宣传组/文  朱晓峰 刘渊 应连飞/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