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广大市民朋友:
2014年,我市坚持开展月评“好人好事”典型事迹活动,得到全市各单位和广大市民朋友的大力支持,推报了大量的好人好事,在2014年评选出的全年60件“好人好事”典型事迹基础上,经市评选委员会多次讨论评议,评选出10件2014年度“十佳好人好事”典型事迹,现予公示如下,公示时间为2015年1月19日-2015年1月26日。
1.拾到钱包,面对3000元现金不动心的好师傅王永军。
王永军,东城街道徐寨社区居民。
2.扎根界首、孝敬公婆的上海姑娘乔小荆。
乔小荆,界首市西城街道张庄社区居民。原籍上海,1969年响应国家号召,作为一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来到界首市化肥厂,怀着美好的憧憬和一腔热情支援界首市的经济建设。几十年来她扎根界首,照顾家庭,全心全意孝敬婆婆的事迹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1975年,乔小荆与同单位的宋东育结为夫妻,不久,生下儿子,一家人其乐融融。然而,2004年12月的一天,一场突然的变故改变了这个平静而幸福的家庭。丈夫宋东育被检查出患有直肠癌,住进了医院,自此,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了乔小荆身上。每天,既要照顾病重的丈夫,还要侍候年迈的婆婆。2006年7月,丈夫宋东育因医治无效去世,考虑到自丈夫出生3个月时父亲因病去世,婆婆坚持独自养育儿子长大,如今这样的打击婆婆该如何承受时,乔小荆咬着牙硬撑着,丈夫病重住院直至去世,她都一直隐瞒着婆婆,生怕老人心理承受不了。直到现在,婆婆仍以为儿子在外地看病。
十几年来,乔小荆为了照顾婆婆,很少走亲访友,从不出远门。即使外出买米、买菜,也是买好就立即回家,有时甚至连参加亲友间的红白喜事,也是饭都不吃就赶回家。看到身体日渐衰老的婆婆,已经60多岁的乔小荆深情地说:“不管以后的日子有多难,我一定要服侍她到寿终正寝。”(推报人:郭云艳13905682491 张备战)
3.不顾自身安危救助落水儿童的段小波、张涛。
段小波,界首中学高三(20)班学生;张涛,界首中学老师。5月11日是星期日,下午6时许,留在学校复习功课备战高考的段小波吃过晚饭后和同学来到学校南大门进行调整休息,突然听到不远处沙河边传来小孩子慌乱的呼救声,“救人呀,有人落水了……”。听到喊声,段小波和同学急忙向河坝冲去,循声望去,远远望见河坝下一个小孩子在大声的哭喊呼救,而河水中有一个弱小的身影正在拼命的挣扎,在水中时沉时浮。危机关头,段小波飞身冲下河坝,奔跑中脱下外衣,跳入湍急的河水中,由于不熟水性,段小波只能依靠自己1米94的身高优势紧依河堤慢慢向水下摸索,终于抓住了已经沉入水下的少年的衣服,并用力将其拉出水面,可是由于沙河水深坡陡,堤坝上长满青苔,段小波用尽全力也没能将落水儿童推上河堤岸,正在此刻,听到呼救声后紧急赶来的张涛老师也赶到出事地点,他连衣服也没来及脱下,就飞身跃入水中,落水少年终于在师生二人的共同努力下救上了岸。被救少年是一名小学女学生,周末无事和弟弟来到沙河岸边玩耍,不小心滑入河中。由于救援的及时,落水女孩并没有生命危险。(推报人:界首中学计伟18055877599)
4.孝老爱亲的好媳妇饶素连。
饶素连,界首市东城尚庄村人,今年48岁。1996年,饶素连的丈夫感觉腹部疼痛难忍,医院检查告知丈夫患了直肠癌。随后的日子里,饶素连瞒着公婆,为丈夫四处求医,历经三次手术,四年的治疗,花去家中所有积蓄,并欠下外债20000余元。2000年腊月二十九日,还是未能留住丈夫的脚步。这年,年迈的公婆已过70岁,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最大的也只有12岁。饶素连一边在村里的一家打包带厂开始务工,一边耕种好自家的田地。凭着她特有的韧性和刚毅,无怨无悔地撑起了这个家。
饶素连当时只有34岁,加之平时善良手巧,周边的村民都议论她不久一定会改嫁,她的公婆更是听在耳里急在心里。每到此时,饶素连总是一边流着委屈的泪水,一边劝慰着公婆:“娘,我哪儿也不去,这是我的家!虽然你儿子走了,可你们依然还是我的父母,我要留在你们身边,我会好好地孝敬你们,何况您还有孙子孙女呢,为了您和孩子,为了这个家,我一定会给您二老养老送终!”。饶素连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她用母亲、儿媳的责任,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当厄运来临时,她没有抛下孤苦的公婆,而是选择了不离不弃!以实际行动和无私的亲情来温暖整个家庭,她的付出唤醒众多人的心灵,让这世间充满和谐与真情。(推报人:尚振才15955834315)
5.16年不离不弃照顾两位兄长的“憨汉”刘启仁。
在王集镇朱庄村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憨汉”刘启仁,他一生未婚,16年如一日、不离不弃、不怕脏和累,不畏艰辛地照顾着瘫痪的大哥和患脑梗塞导致精神失常的二哥。16年来,刘启仁在三间破旧瓦房屋中,用瘦弱的肩膀、乐观的态度诠释着浓浓的“兄弟情”。
今年60岁的刘启仁,是一个又瘦又弱的小老头,破旧的衣服,清瘦的脸庞,说起话来轻松平静,让人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位汉子长期以来,日夜伺候着2位兄长的起居和点滴生活。生于1941年的大哥刘洪云,今年已经70岁了,在1998年因突发急病被送进界首市医院,在医院昏迷了二十多天后醒来就落下了残疾——全身瘫痪,生活无法自理。二哥刘桂仁,在2011年的一天因患脑梗塞被送进了医院,经过几天抢救,一条命捡回来了,但却从此变得痴痴傻傻,话也不会说了。从这以后的每一天,刘启仁就在为大哥忙碌着,洗衣、做饭、擦脸、洗脚、昼夜大小便,都需要刘启仁亲自来做。平时就连挪动一步都是非常艰难的,每每这时,都是刘启仁用自己瘦弱了身子背着哥哥一步一步艰难的走到院里,让在大哥坐在院里透会风,吃饭时也是刘启仁一口一口地喂。
十几年来,刘启仁带着一份沉重责任和一颗善良爱心,小心翼翼地照顾着两位哥哥 ,好心的亲戚邻居看到刘启仁这么辛苦都劝他丢下兄长,出去打工挣钱成一家,过自己幸福的生活。可每每听到大伙劝说,刘启仁总是笑着说:兄弟之情血浓于水,我会陪他们到老……(推报人:陈慧纷15255858100 李灵)
6.爱岗敬业、病倒在执勤岗位上的好民警郭冠东。
郭冠东,界首市公安局光武派出所民警,今年43岁,1993年参加公安工作,在光武派出所工作已7年,社区民警;他工作积极认真,执法办案严谨严格,原则性强;抓农村治安防范,他一丝不苟;化解民间纠纷,他依法以情;为民服务倾心竭力;仅2012年至2013年两年时间,郭冠东办理刑事案件21件、治安案件46件、化解民间矛盾纠纷79件、消除治安和消防隐患31起;连续3年被市公安局评为“优秀民警”,连续6年被光武镇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综治工作先进个人;由于连年的加班加点的超负荷工作,今年5月17日晚上20时许,正在派出所值勤的郭冠东突然晕倒在岗位上,同志们紧急拨打“120”急救车送往市医院抢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郭冠东苏醒过来,医生初步诊断郭冠东患心脏疾病,幸亏抢救及时,必须住院治疗。同志们都说到:郭冠东是工作累倒的!(徐良肖杰 13966575486)
7.痴心为工作、不顾病痛的好教师陈莉玲。
今年49岁的陈莉玲是界首市第二中学的一位英语教师。她总是未言先笑,给人亲切温暖的感觉。她常常是来得早、去的晚。她似乎舍不得离开班级,所以早读、午读、课间总能在班里看到她。她老有忙不完的事情,而且乐此不疲。
2014年4月份的一天,从不慌张的陈莉玲在办公室说自己腿肿了。同事询问得知,原来她在课间时间曾摔倒过。大伙儿纷纷劝她去检查,可她说,应该没什么,当个事去检查可能要缺课了。可是后来,同事却惊奇地发现,腿脚勤快的陈老师到厕所的一段路也不愿意走了,竟然骑车子过去。每天依然早去晚归,照样认真上课、辅导后进、批改作业,满面笑容地夸奖鼓励学生,直到陈老师请假,学生们都不知道陈老师腿疼,因为她从来没有坐着讲过课,虽然也有学生发现她走路有点怪异。
在坚持了半年之后,2014年10月17日,陈老师终于启齿请假,检查结果竟然是半月板三级损伤,由于延误,连带出现滑膜发炎。现在陈莉玲老师才不得不接受治疗。(推荐人:张倩15555958058 朱贺敏 )
8.爱心播种、智慧耕耘的最美乡村教师赵士磊。
赵士磊,1974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94年8月参加工作,是王集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扎根农村任教20年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患眼病10年,与眼病斗争10年,但从不落学生一节课,从不耽搁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一直坚持义务为学生烧开水,并把自家的房子让给留守学生住,自己却住在男生宿舍里;主编学校校报六年,从不要求学校给予特殊的补助。因成绩突出多次受得上级表彰,是界首市“首届教学能手”、“首届十佳班主任”、“优秀教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是界首市教育局聘任的语文学科基层教研员。
20年来,赵士磊坚持和学生住在一起,坚持每天给学生烧热水,深夜去药店为学生买药,寒冬里把发高烧的学生送往医院,每天捡拾校园内垃圾,每天早晨带领学生晨跑,每天深夜检查酣睡的学生的被子是否被蹬掉,孤灯下批阅作业,坚持“边沿学生”促膝长谈……(陈慧芬 15255858100)
9.舍身救人的好学生黄鹏虎。
水中,黄鹏虎奋力划向拼命挣扎的女孩,用自己的双手使劲把女孩往岸上推。经过岸上群众的一起努力,女孩终于被救上岸,可水面上却再没有一丝波纹。黄鹏虎由于并不怎么会游泳,加上寒冷的河水让他衣服缠身,体力不支,他再也没能爬上岸来。
事情发生后,公安消防等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全力搜救,直到深夜12点30分,黄鹏虎同学的遗体才被打捞上岸。
黄鹏虎同学生前担任界首中学高一(7)班的班长职务,工作积极,乐于助人,成绩优秀,责任心强,这次奋不顾身救助的是与他素不相识的界首市育颖中学的一名学生。为了救助他人,黄鹏虎失去了年轻的生命,黄鹏虎的高尚品行是全体师生学习的榜样。(推报人:计伟 张倩15555958058)
10.乐于奉献的保洁志愿者李子发。
李子发是颍南街道环境保洁志愿者,多年来李子发热爱志愿事业,积极参加志愿活动,主动关注环境卫生整治,充分利用他说书艺人的人缘广泛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及有关讲究卫生、讲究健康方面的知识,广泛宣传环境卫生理念,广泛宣传讲文明树新风。
李子发家住李湾村,李湾村位于颍南街道东5公里处,北临颍河,东与田营镇接壤,交通不便,卫生较差,他自从担任主任、环境保洁志愿者以来始终把“清洁、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美化家园”作为环境保洁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立足本村,亲力亲为,积极参与义务环境卫生清扫与保洁,并经常说服本村村民要讲究卫生、不乱扔乱倒垃圾,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李子发每天四点就起床开始清扫李湾村的大街小巷,一直到八点,常常是一身土,几身汗。李湾村的主干道是李子发用自家的农用车,一车一车拉石子、拉水泥铺成的,李湾村内道路两旁的树是李子发一手栽一手浇一手剪的;李湾村的门楼是李子发爷几个亲手焊接、亲手油漆、亲手竖起来的;李湾村的灯笼是李子发亲自挂起来的。李子发东奔西走,跑上跑下为李湾村安装上了路灯,硬化了道路,接上了自来水,装上了太阳能,改了厕、改了灶,可李子发从没有向群众要一分钱,没有往兜里装过一分钱。(颍南街道)
界首市文明办
2015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