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以“保”促“动” 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发布日期:2016-08-11   阅读:1197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自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界首市紧紧围绕建设目标,按照“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的思路,循序渐进,稳步推进,走出了一条符合界首实际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2016年,被列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市,4个试点村入围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9个试点村国家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已投入专项资金9970万元,整合资金7403万元,吸引社会及农民自筹资金3.4亿元,规划布点中心村77个,已建成17个省级中心村。主要做法是坚持以“保”促“动”理念暨“四个保障”“四个带动”。

  四个保障:一是组织保障。成立由书记、市长任组长的美丽乡村整市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到镇村调研,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乡镇街道和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听取建设情况汇报,安排相关工作。实行“周调度、月督查、季考核”工作法,设立作战室,悬挂村庄布点规划图、工作行事历、重点任务分解表等作战图,实行挂图作战。坚持每月督查一次,针对问题,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单,并兑现奖惩。二是政策保障。上半年,先后2次召开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大会,8次开展业务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整市推进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2016年度美丽乡村建设整市推进试点工作行事历》《界首市乡镇土地出让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开展了15个乡镇和主要市直部门访谈,在界首电视台进行滚动播出,明确了建设目标,理清了工作思路。三是资金保障。2016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2.1亿元,用于美丽乡村、脱贫攻坚和环境整治工作。安排建设专项资金年度预算2000万元、建设基金6000万元,争取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及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1500万元、省级村庄长效管护资金1275万元、省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3090万元,阜阳市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约2000万元。目前,已拨付专项资金4990万元。四是规划保障。坚持把规划作为“头道工序”,修编完善了乡镇街道总规、村庄布点建设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做到一村一规划,一村一风格。在规划思路上,按照“因地制宜、聚散相宜、错落有致”的原则,不搞大拆大建,不求千篇一律,不搞“一刀切”,不用城市标准和方式来建设农村,彰显乡村风格,留住田园风光、留住乡愁记忆。在产业规划上,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市级层面编制了“十三五”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等,并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建设、乡村旅游、发展集体经济等结合起来,不断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特色经济乡镇、特色产业村。半年来,先后编制了18个乡镇街道(其中,7个省级试点乡镇)总体规划,33个中心村(其中,15个省级中心村)规划和77个村庄布点规划。

  四个带动:一是示范带动。采取农民自筹、专项投入、引入社会资本、以奖代补、整合项目等多渠道抓投入,按照设施配套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环境面貌美观的标准抓建设,因地制宜,整村推进,分步实施,每年集中抓一批中心村建设典型,抓一批老村庄改造典型,抓点连线,连线成片,稳步推进。今年上半年,13个国家级、15个省级示范村,建成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50个,受益群众约2万人。二是产业带动。以邴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两区”建设为平台,以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以发展绿色无公害瓜果蔬菜、中药材和彩色苗木为优势产业,辐射带动芦村、光武、新马集、靳寨、大黄,打造高效农业示范区。沿沙河两岸,以争创森林城市为契机,以发展苗木花卉、绿色无公害蔬菜瓜果为重点,在东城、西城、颍南和田营打造城郊型生态农业示范区。以“两薯”开发、山羊肉牛养殖为重点,在陶庙、王集、任寨、泉阳打造特色农业示范区。以“两湾湿地公园”为依托,大力发展绿色原粮、采摘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在沿泉河代桥、舒庄、顾集、砖集,打造休闲农业示范区。三是旅游带动。今年以来,由市几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旅游、文化、国土、规划、发改等部门和相关乡镇负责同志,先后赴河南省鄢陵县、新郑市、郑州市惠济区、淮阳县等地,考察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目前,正在按照“农业就是景区,农业就是旅游景点,特色农产品就是旅游商品”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连点成线、串珠成链的旅游业态。初步思路是:采取“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多方参与、市场运作”方式,推进旅游景点建设,着力打造乡村休闲、秦汉文化、历史风情和生态度假四大旅游板块,以及王集玫瑰园、田营琉璃寺、颍南植物园、西城臧公馆、大黄庙、森林公园、芦村芍药园等景点。依托“两湾”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加快泉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依托翰墨文化园,打造文化型、体验型、展示型农业;依托光武、大黄美丽集镇建设,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发展观光旅游农业;依托莲浦湖湿地公园、城市森林公园、田营生态公园项目,加快发展城郊型休闲观光农业;依托邴集“两区”建设示范点,发展彩色树培育、生态采摘园等特色旅游农业。四是项目带动。采取PPP模式进行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交通、电力、信息工程、农田水利以及民生工程等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全市15个集镇建成区和64个中心村,总投资约16.48亿元。其中,2016年度计划完成15个集镇建成区、15个省级中心村及14个自主建设中心村;2017年度完成20个中心村建设;2018年度完成15个中心村建设。目前,以上项目施工设计图挂网招标,已有10余家社会资本企业进行洽谈,并纳入全省PPP项目库,正在申报国家第三批PPP试点项目。(李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