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南强化公益岗位管理让乡村"里子"和"面子"都一样

发布日期:2018-09-03   阅读:866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为稳步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改善农村人居居住环境,颍南街道创新“公益岗位”长效管理机制,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岗前培训,提士气。依据贫困户自身劳动技能、就业意愿,结合开发的岗位职数和工作要求,颍南街道为113名贫困户“量身定制”了保洁员、护林员、护塘员、护河员等岗位等公益岗位,明确岗位要求,强化履职意识,发放统一服装,激发争当自主脱贫典范热情。

  划定职责,强责任。各村建立《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细化工作职责、工作时间、签到考勤、请假销假等方面内容,做到管理有据可依;合理分配人数,划定责任区域,进行路面卫生清洁、环境保护等日常管理与维护,积极开展为行动不便、独居老人等贫困户清扫家中卫生,改善居住环境。

  加强考核,促成效。办事处每日督查,图文通报上岗人数、整治户数、清理乱堆乱放情况,展示整治成效,表彰先进奖励“爱心超市”积分。各村制定补贴发放、工作照片、日常管理等内容工作台账,将监督贯彻于工作各个环节。同时落实月月审核,做好及时动态调整,切实发挥岗位作用。

  公益性岗位不仅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缺乏一技之长、不能外出就业、就业困难等难题,也切实提升了村容村貌,让所有村民共享环境治理的成果,助推城乡环境整治“界首样板”打造。(杨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