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营:人民调解员化解民间纠纷调出“和谐音”

发布日期:2015-08-05   阅读:1121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田营镇李能村村民殷某与计某两家人因为宅基纠纷问题一直不太和睦。上周三两家人又因为老问题引发了新矛盾,一大早就在村里吵得不可开交,情绪激动的两家人有了要“武斗”的冲动。就在这时,“灭火队员”赶来了——李能村党总支书记朱桂芳、李能村调委会成员尹从民、张俊星赶到现场将两家人请进了村综治维稳工作站。

  虽然现在农民腰包鼓了、见识广了、新房气派了,可是由于固有利益纠葛引发的邻里矛盾仍然时有显露。如何让富起来的村民舒缓心态、化解纠纷、宽容相处,这是近年来田营镇党委政府创新综治维稳的一大课题。该镇分管负责人谈到,耕地边界、宅基出路、下水排涝等问题看起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化解。“小火药”就要憋成“大炸弹”,成为影响邻里和睦、村庄和谐的不稳定因素。

  乡镇作为联系基层百姓最为紧密的单位之一,承担着为农村百姓提供便民服务、排忧解难的职责。为了让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有效化解,田营镇筹资120多万元改扩建五个行政村的信访维稳工作站,由25名村级人民调解员和村两委干部一起轮流值班。人民调解员均是从离职村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模范中选拔聘请,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在群众中威望很高,加上有包村民警、自然村干部的协助,很多矛盾纠纷经过人民调解员的双向调解,都能得到有效化解,做到了对“小摩擦”早发现、早掌控、早解决,构建了解决民间纠纷的“第一道防线”。

  这不,进了信访维稳工作站的两家人,火气明显下来了。调委会成员分别向两家人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并分开做了两家人的工作。调委会成员尹从民年过60,是村里的老支部书记。他首先批评两家人不该意气用事,现在是法治社会,广播电视上不是天天宣传依法治国嘛。宅基纠纷可以找到以前村干部、镇国土所共同参与划分,咱们不能在村里拼嗓门、拉拉扯扯,要心平气和的解决。经过半个小时的调解,两家人终于达成一致,同意第二天由镇国土所出面进行实地丈量,当场标清四界。在调解员主持下,两家人互相握手表明了和解的态度。

  “如今在田营镇,不管是发生民事纠纷还是家庭纠纷,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前往到村工作站找调解员‘评评理’、‘断断案’。这样以来减轻了镇司法所和综治办的工作量,也解决了基层派出所警力不足的问题。”田营镇综治办负责人介绍。

  人民调解员的职责不是简单拆一分二的“折中”,也不是必须让矛盾双方达到“三尺巷”相亲相敬的境界,而是依据事实真相、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公正合理的调解处理。田营镇综治分管负责人表示,在信访维稳案件处理中,法制思维、政策尺度是必须秉承的准绳。田营镇综治办、司法所和民政所专门联合开设调解员培训班,定期为他们充电补课,帮助调解员进入角色。讲授的内容涵盖低保、五保等社会救助申报条件和流程,调解工作的方法技巧、卷宗的规范整理,土地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这些培训课程都是调解员日常所需所用的知识,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依法依规调处水平。

  为了规范化运作和管理,田营镇还健全村级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考绩考评制度,每月按百分制对人民调解员工作进行量化考评,将考评和报酬相结合,每季度评出5名优秀人民调解员给予表彰,激发每个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履职尽责的荣誉感。据统计,2015年1-7月份田营镇村级人民调解员共参与调解各类民间纠纷126件,成功率100%,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成为替百姓解难的“第一帮手”,赢得了一致赞誉。(刘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