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集镇为民服务出“新招”

发布日期:2015-08-03   阅读:1004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顾集镇在推进规范化村级阵地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为民服务,通过设立村“两委”干部公示栏、落实村干部坐班、发放便民服务卡等措施,架起干群之间的“连心桥”,让群众办事走对门、找对人,在转变干部作风的同时,切实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

  设立村“两委”干部公示栏,提醒村干部不忘服务群众

  “这么大的照片,离多远都能看到,照片下面还有村干部的姓名、手机号、承诺口号,就是晚上也能看到,以后联系干部太方便了”。南李村村民张保生高兴地说。

  在推进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过程中,了解到群众联系干部难,镇党委果断决策,在每个村室的大门旁边都设立村“两委”干部公示栏,把所有村“两委”干部、计生专干的照片放大,与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和承诺内容一并向群众公开,方便群众联系办事。

  “把照片公式在村室外面,开始我担心会有人在照片上画‘眼镜',现在好了,只要真心实意的为群众服务,群众就会拥护干部,现在我感觉照片挂在那是我们村干部的光荣和责任,时刻都在提醒我们不忘为群众服务。”

  不论走到哪个村部,第一映入眼帘的就是超大的村两委干部照片,下面配有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和承诺内容,随便拨通一个号码,都能联系到村干部。

  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打造服务群众主阵地

  “以前到村部总是‘铁将军'把门,很难看到村干部,现在好了,不管什么时间村部的门都是敞开的,办事非常方便。”刘老庄村村民刘廷常深有感触的说。

  在推进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过程中,顾集镇党委从村室卫生环境入手,全面改造升级村室办公环境,制定了村干部值班工作制度,并配备了电脑、电话、打印机、传真机,要求每天至少有两名村干部坐班值班,并认真记录每天值班记录,热情接待来访、办事群众,真正把村室打造成为干部愿留、群众愿来的服务主阵地。

  “小孩在外地打工,传个身份证复印件什么的,需要跑好几里路到镇里去办,而且还需提前预约好,现在好了,在我们村办公室大门口就能看到传真号码,而且村干部天天都在村室值班,再也不愁收发传真难了。”刘老庄村村民张朝银高兴地说。

  发放便民服务卡,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创新工作方法,顾集镇制作发放了10000余份镇村便民服务联系卡,让群众能够随时随地联系到镇村干部,及时反映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镇便民服务卡的内容包括户党政办、为民服务大厅、计生办、民政所、司法所等10多家与群众生活密切相连的部门联系电话,村级便民服务卡上全部印有村服务(传真)电话,反面印有村两委干部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和镇监督电话,公开承诺对于群众打来的电话,在一般情况下必接,如遇特殊情况不便接听的,事后给对方打回去,并说明未接原因,真正做到群众困难有人帮、百姓疑惑有人解,切实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我常年在外地打工,平时很少回家,了解家乡发展变化也是靠家人的叙述,这次回家,我收到两张便民服务卡,一张是镇里的,一张是村里的,上面印了镇村两级的电话,有事可以随时拨打,没想到镇村干部想的这么周到,不管走多远,都能联系到家乡的政府干部,这也是为民服务的新办法。”刘老庄村村民刘华林说。(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