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玉米进入了拔节期,需要适时追加施用有机肥和防控病虫害,这样才能为玉米高产打下坚实基础。”尽管近期室外高温酷暑,田营镇姜楼村种植大户姜丽娜不放心地里的庄稼,每天都要来地里查看玉米长势。
七月是麦收夏种后难得的农闲时间,可是姜丽娜却没法轻松,因为今年播种的玉米寄托了她的殷切希望。2014年凭借810.6公斤的单季玉米亩产成绩,姜丽娜“PK”众多竞争者勇夺首届阜阳“玉米大王”争霸赛桂冠。从2011年姜丽娜回到家乡开始自主创业,大半的时间都奉献给这养育无数人的田地。短短几年时间磨练,她也成为一名业余农技专家。
可是“玉米大王”最初的返乡却不被村里人理解,原来姜丽娜是村里较早出外打工的能人,在浙江地区做过汽车销售、车间管理,甚至还去过非洲参与工程建设。她怎么会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到小村庄来种地呢?
“就是因为在外面经历的多,才更清晰地看到规模农业的美好前景。我国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正在逐步推广,是朝阳产业。”当得知界首市出台推进土地流转一系列扶持政策之后,姜丽娜毅然辞去外地工作,回家投入农业这片广阔蓝海。
令姜丽娜没想到的是,她的想法得到了姜楼村委会的大力支持。村里为配合她,很快流转了400多亩土地。田营镇农综站还为她的家庭农场购置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等配套农业机械设备争取到上级补贴。
“四年过去了,我们土地的规模效益越来越明显,因为规模农业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节约成本和劳动力,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的作用。咱们村里流转出土地的农户既可以每年获得1000元每亩收益,也解决了他们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姜丽娜介绍到,随着国家土地流转政策越来越完善,发展规模农业越来越有奔头。下一步她将要继续扩大规模,争取流转土地超过2000亩,注重调整种植结构,划分区域,采取精细化种植管理,一部分搞粮食高产创建,一部分做花卉、苗木定单栽植。
尽管农业机械减轻不少工作强度,可是流转的400亩土地也需要聘请不少的人工,村民姜尧振说:“农场里的干活的都是周边的乡里乡亲,我们干活姜丽娜从来都没有催促过,她对我们很放心。将心比心,我们干活也没有偷懒过,看着自己种的庄稼,心里很高兴,同时还能挣到工资,何乐而不为呢!”除此之外,姜丽娜还无偿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周边的群众,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打药。周边很多的农户也学习她的做法,开展规模化的养殖、种植,收益也很可观。
第一眼看到姜丽娜的人,都会惊讶于她的农民身份,因为她穿着时尚、打扮靓丽。“现在的农民富裕了,穿着也应该跟着潮流走,我要做新型职业农民,要为新农人代言。”姜丽娜说。
谈到今年玉米产量能否超过去年的“佳绩”,姜丽娜表示,今年的第二届天邦杯玉米大赛她已经报名参赛,但是玉米产量受到气温、雨量等多因素影响,不能过早断言。不过随着加深对玉米“脾气”“习性”掌握和农业新科技的应用,她有信心在未来几年刷新高产记录。(刘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