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八个城市与阜阳籍农民工、成功人士面对面畅抒胸怀,免费大巴接送农民工回家,市领导亲自上门嘘寒问暖,为初始创业农民工提供闲置厂房35.5万平方米、商铺2万个,组织130多场招聘会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
今年春节前后,我市把“接您回家”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先导活动,努力打造“接您回家”的升级版、创新版。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传递着浓浓的乡情,发出了家乡的呼唤,让返乡农民工感到分外亲切、感动与自豪,正在调动280万外出务工人员融入阜阳“四化”进程。
打造升级版的“接您回家”
自改革开放以来,地处中部的阜阳,“孔雀东南飞”的“民工潮”已历经了30余年。据市有关部门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达280万,主要流向长三角的上海、宁波、杭州,珠三角的广州、东莞、深圳,以及北京、天津等地。
如今,形势正在发生变化。
“阜阳有200多万外出务工人员,是阜阳今后发展的主导力量。”市委书记于勇多次指出,家乡也大有用武之地,衷心希望并欢迎在外务工的广大兄弟姐妹返乡创业就业,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发展。
一方面,产业转移呈现新趋势,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加快向劳动力富集地转移,而阜阳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给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农民工经过多年在外奋斗,已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有返乡创业的愿望。这一形势下,以往的组织农民工有序输出,已经转变为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市委市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已经连续六年在春节期间举办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系列活动。2014年春节前,我市在总结前六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决定打造升级版、创新版的“接您回家”系列活动。
1月2日,市委办、市政办印发2014年“接您回家”活动系列方案,标志着此次活动正式开始。活动期间,我市通过开展“走出去,进入阜阳农民工”、“接回来,温暖阜阳农民工”、“沉下去,走访阜阳农民工”和“创业给条件,就业送岗位”四大活动,把近年来开展的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
家乡的亲情热情,温暖回家的路
1月14日中午,市领导带队来到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走进李荣家的“潮流风暴”服装店。当时,这位颍上县十八里铺镇外出务工创业人员正忙着招呼顾客。她没有想到,千里之外的家乡领导会专程赶来看望自己。
30多岁的李荣已在宁波打拼了十个年头,她和丈夫、孩子居住在蛟川街道棉丰村。在这个村子里,有七八千人来自安徽,其中阜阳人占据了一大半。
“现在政府出台了不少好政策、好措施,还设有专门的创业基金,这两年我认识的不少老乡都返乡创业了。”李荣对前来的领导们说,“我们在外这么多年了,有了点积蓄,打算再过两年就回家做点小生意,总比一直漂在外面强。”
1月9日至14日,七位市领导分别带队到杭州、深圳、宁波、温州、东莞、上海、苏州、无锡八个阜阳籍农民工主要输入地,开展“走出去,进入阜阳农民工”活动,进企业、进车间、进学校、进社区、进住所,与阜阳籍农民工拉家常、话发展,宣传家乡的新政策、新机遇。浓浓的乡音乡情,让在外打拼的阜阳籍务工人员倍感亲切。
期间,七支队伍共考察当地和阜阳籍人士创办的企业27家。召开专题农民工座谈会6场,邀请农民工代表536人。召开招商推介会8场,邀请阜阳籍和当地企业家680人,洽谈签约项目34个。
家住太和县阮桥镇青春村的女青年吴素丽去年在浙江温州市一家制鞋厂打工,1月22日早晨7时许,返乡过年的吴素丽一走出阜阳火车站,就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踏上了“接您回家”的免费大巴车,让她很受感动。
春节前,团市委协调市交通运输局及各县市,安排客运大巴30辆,在1月22日至28日期间,每天9时、15时各发班一次,免费将两万名返乡农民工从阜阳火车站送到各县市汽车站。同时,我市还在杭州、深圳、宁波、温州、东莞、上海、苏州、无锡等八个阜阳籍农民工主要输入地成立了帮助农民工购买返乡车票工作小组,帮助农民工购买返乡火车票2697张、汽车票230张。这项“接回来,温暖阜阳农民工”活动深入民心,让广大农民工兄弟切身感受到家乡人民的亲情和热情。
座谈走访,共谋阜阳发展大计
“你们在外打拼多年,既为个人和家庭筑梦,也为城市发展建设筑梦,可以说是不容易、不简单、不得了……”1月26日,市委书记于勇来到颍上县王岗镇蔡郢村,与10余名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坐到一起,倾听他们的心声,征求他们对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建议。
新疆天筑华鑫投资集团董事长蔡燕伟是蔡郢村一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听到市委书记一番恳切的话语,他当即表示要回来投资,参与家乡建设,“支持家乡发展更重要的是‘造血’,我自己不仅涉足建筑领域,还成立了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在这方面有优势。”这次座谈会后不久,蔡燕伟便联合村里外出创业成功人士,成立了蔡郢商会。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春节前后,我市组织开展了“沉下去,走访阜阳农民工”活动,通过“四级书记走访农民工”、“请您帮我们出主意、找问题”恳谈会等形式,问计于返乡农民工,共谋阜阳发展大计。
活动期间,各地共召开座谈会3580次,91623人次参加了座谈,征求意见建议10716条。各级党组织走访群众58082户,慰问困难群众20433户,发放慰问金476.75万元。同时,通过走访,各级党组织摸排到有17740位农民工有返乡创业就业意向,并与农民工结成8695对帮扶对子,帮助农民工解决问题42042件,协调资金3947.16万元。
“接您回家”更要“助您圆梦”
2月8日上午,来自颍上县杨湖镇的杨敬走上了新的岗位——在颍上莎沃斯服饰的生产线上熟练地忙碌着。“以前在浙江打工一直从事羽绒服加工,很希望在家乡也能找到一份这样的工作。今年园区招聘,正好给我找了这样一个机会。”杨敬表示:“感觉这里环境不错,都挺好的,待遇也可以。重要的是离家近,方便照顾孩子。”
从1月28日正式启动企业招聘会,到2月7日春节假期结束,颍上县工业园组织了52家用工企业,为返乡农民工提供用工岗位一万多个,吸引该县各乡镇及周边地区的1.5万余名返乡农民工前往应聘,为园区企业注入了新的血液。
“接您回家”,更要“助您圆梦”。为让返乡农民工融入阜阳发展,我市在今年“接您回家”活动中开展了“创业给条件,就业送岗位”活动,千方百计为返乡农民工打造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
期间,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2014年春节期间开展了广场招聘、园区招聘、人力资源市场招聘、集市招聘和送岗位信息进村入户等各种形式的招聘活动。现场,有关部门同时举办政策宣传、法律援助、健康体检和金融服务咨询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举办各类招聘会132场,服务用工企业679家,参加招聘人员9.48万人,达成意向性协议2.32万人,实际录用1.29万人。
为扶持有技术、有资金的农民工自主创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市经信委、商务局、农委等有关部门对加工业标准厂房、孵化器、城市综合体、商铺等可提供的创业资源信息进行了摸底统计,共为初始创业农民工提供闲置厂房35.5万平方米、商铺2万个。
据市人社局统计,今年以来,已有504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创办经济实体256个,带动4777人就业。
“接您回家”将经常化制度化
“与以往相比,今年的‘接您回家’活动主题更加突出,取得了明显效果,唤起了外出务工人员对家乡的长情大爱,凝聚起了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智慧和力量。”市“接您回家”活动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也为阜阳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力。
这位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在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返乡农民工提出的意见建议,研究制定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长效机制,使阶段性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进一步把这项工作引向深入。
据悉,目前市政府政研室已牵头起草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从加大财政扶持、放宽市场准入、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就业服务、维护合法权益、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浓厚氛围等方面提出26条意见,近期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后将发布实施。
从背起行囊背井离乡到带着技术、资金踏上返乡路,寻找新的事业和梦想,大量返乡农民工正在和阜阳一起,经历着华丽的变身。 记者 冯启俊
今年春节前后,我市把“接您回家”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先导活动,努力打造“接您回家”的升级版、创新版。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传递着浓浓的乡情,发出了家乡的呼唤,让返乡农民工感到分外亲切、感动与自豪,正在调动280万外出务工人员融入阜阳“四化”进程。
打造升级版的“接您回家”
自改革开放以来,地处中部的阜阳,“孔雀东南飞”的“民工潮”已历经了30余年。据市有关部门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达280万,主要流向长三角的上海、宁波、杭州,珠三角的广州、东莞、深圳,以及北京、天津等地。
如今,形势正在发生变化。
“阜阳有200多万外出务工人员,是阜阳今后发展的主导力量。”市委书记于勇多次指出,家乡也大有用武之地,衷心希望并欢迎在外务工的广大兄弟姐妹返乡创业就业,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发展。
一方面,产业转移呈现新趋势,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加快向劳动力富集地转移,而阜阳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给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农民工经过多年在外奋斗,已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有返乡创业的愿望。这一形势下,以往的组织农民工有序输出,已经转变为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市委市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已经连续六年在春节期间举办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系列活动。2014年春节前,我市在总结前六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决定打造升级版、创新版的“接您回家”系列活动。
1月2日,市委办、市政办印发2014年“接您回家”活动系列方案,标志着此次活动正式开始。活动期间,我市通过开展“走出去,进入阜阳农民工”、“接回来,温暖阜阳农民工”、“沉下去,走访阜阳农民工”和“创业给条件,就业送岗位”四大活动,把近年来开展的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
家乡的亲情热情,温暖回家的路
1月14日中午,市领导带队来到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走进李荣家的“潮流风暴”服装店。当时,这位颍上县十八里铺镇外出务工创业人员正忙着招呼顾客。她没有想到,千里之外的家乡领导会专程赶来看望自己。
30多岁的李荣已在宁波打拼了十个年头,她和丈夫、孩子居住在蛟川街道棉丰村。在这个村子里,有七八千人来自安徽,其中阜阳人占据了一大半。
“现在政府出台了不少好政策、好措施,还设有专门的创业基金,这两年我认识的不少老乡都返乡创业了。”李荣对前来的领导们说,“我们在外这么多年了,有了点积蓄,打算再过两年就回家做点小生意,总比一直漂在外面强。”
1月9日至14日,七位市领导分别带队到杭州、深圳、宁波、温州、东莞、上海、苏州、无锡八个阜阳籍农民工主要输入地,开展“走出去,进入阜阳农民工”活动,进企业、进车间、进学校、进社区、进住所,与阜阳籍农民工拉家常、话发展,宣传家乡的新政策、新机遇。浓浓的乡音乡情,让在外打拼的阜阳籍务工人员倍感亲切。
期间,七支队伍共考察当地和阜阳籍人士创办的企业27家。召开专题农民工座谈会6场,邀请农民工代表536人。召开招商推介会8场,邀请阜阳籍和当地企业家680人,洽谈签约项目34个。
家住太和县阮桥镇青春村的女青年吴素丽去年在浙江温州市一家制鞋厂打工,1月22日早晨7时许,返乡过年的吴素丽一走出阜阳火车站,就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踏上了“接您回家”的免费大巴车,让她很受感动。
春节前,团市委协调市交通运输局及各县市,安排客运大巴30辆,在1月22日至28日期间,每天9时、15时各发班一次,免费将两万名返乡农民工从阜阳火车站送到各县市汽车站。同时,我市还在杭州、深圳、宁波、温州、东莞、上海、苏州、无锡等八个阜阳籍农民工主要输入地成立了帮助农民工购买返乡车票工作小组,帮助农民工购买返乡火车票2697张、汽车票230张。这项“接回来,温暖阜阳农民工”活动深入民心,让广大农民工兄弟切身感受到家乡人民的亲情和热情。
座谈走访,共谋阜阳发展大计
“你们在外打拼多年,既为个人和家庭筑梦,也为城市发展建设筑梦,可以说是不容易、不简单、不得了……”1月26日,市委书记于勇来到颍上县王岗镇蔡郢村,与10余名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坐到一起,倾听他们的心声,征求他们对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建议。
新疆天筑华鑫投资集团董事长蔡燕伟是蔡郢村一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听到市委书记一番恳切的话语,他当即表示要回来投资,参与家乡建设,“支持家乡发展更重要的是‘造血’,我自己不仅涉足建筑领域,还成立了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在这方面有优势。”这次座谈会后不久,蔡燕伟便联合村里外出创业成功人士,成立了蔡郢商会。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春节前后,我市组织开展了“沉下去,走访阜阳农民工”活动,通过“四级书记走访农民工”、“请您帮我们出主意、找问题”恳谈会等形式,问计于返乡农民工,共谋阜阳发展大计。
活动期间,各地共召开座谈会3580次,91623人次参加了座谈,征求意见建议10716条。各级党组织走访群众58082户,慰问困难群众20433户,发放慰问金476.75万元。同时,通过走访,各级党组织摸排到有17740位农民工有返乡创业就业意向,并与农民工结成8695对帮扶对子,帮助农民工解决问题42042件,协调资金3947.16万元。
“接您回家”更要“助您圆梦”
2月8日上午,来自颍上县杨湖镇的杨敬走上了新的岗位——在颍上莎沃斯服饰的生产线上熟练地忙碌着。“以前在浙江打工一直从事羽绒服加工,很希望在家乡也能找到一份这样的工作。今年园区招聘,正好给我找了这样一个机会。”杨敬表示:“感觉这里环境不错,都挺好的,待遇也可以。重要的是离家近,方便照顾孩子。”
从1月28日正式启动企业招聘会,到2月7日春节假期结束,颍上县工业园组织了52家用工企业,为返乡农民工提供用工岗位一万多个,吸引该县各乡镇及周边地区的1.5万余名返乡农民工前往应聘,为园区企业注入了新的血液。
“接您回家”,更要“助您圆梦”。为让返乡农民工融入阜阳发展,我市在今年“接您回家”活动中开展了“创业给条件,就业送岗位”活动,千方百计为返乡农民工打造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
期间,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2014年春节期间开展了广场招聘、园区招聘、人力资源市场招聘、集市招聘和送岗位信息进村入户等各种形式的招聘活动。现场,有关部门同时举办政策宣传、法律援助、健康体检和金融服务咨询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举办各类招聘会132场,服务用工企业679家,参加招聘人员9.48万人,达成意向性协议2.32万人,实际录用1.29万人。
为扶持有技术、有资金的农民工自主创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市经信委、商务局、农委等有关部门对加工业标准厂房、孵化器、城市综合体、商铺等可提供的创业资源信息进行了摸底统计,共为初始创业农民工提供闲置厂房35.5万平方米、商铺2万个。
据市人社局统计,今年以来,已有504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创办经济实体256个,带动4777人就业。
“接您回家”将经常化制度化
“与以往相比,今年的‘接您回家’活动主题更加突出,取得了明显效果,唤起了外出务工人员对家乡的长情大爱,凝聚起了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智慧和力量。”市“接您回家”活动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也为阜阳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力。
这位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在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返乡农民工提出的意见建议,研究制定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长效机制,使阶段性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进一步把这项工作引向深入。
据悉,目前市政府政研室已牵头起草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从加大财政扶持、放宽市场准入、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就业服务、维护合法权益、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浓厚氛围等方面提出26条意见,近期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后将发布实施。
从背起行囊背井离乡到带着技术、资金踏上返乡路,寻找新的事业和梦想,大量返乡农民工正在和阜阳一起,经历着华丽的变身。 记者 冯启俊
- 上一篇:我市加快发展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
- 下一篇:张宝顺调研庐江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