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家乡、建界首”2014年春节文艺汇演活动侧记
2014年1月22日至2月14日,由界首市委、市政府主办,界首市委宣传部、界首市文明办、界首市文广新局、界首市文化馆共同承办的“爱家乡、建界首”2014年春节文艺汇演活动在市政府广场连续举办了22场演出,为群众献上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艺术盛宴。
老年大学文艺队拉开汇演大幕
1月22日上午,界首市政府广场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支由老年大学组织的文艺演出队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序幕,为现场观众送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
上午10点整,演出正式开始,《父亲》、《阳光路上》、《走进新时代》、《回娘家》、《我的中国心》、《喜庆腰鼓》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歌曲、令人捧腹的小品、欢快悠扬的舞蹈、字正圆晕的唱腔,惹得现场欢笑声、鼓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
精彩的演出瞬间点燃了现场观众的激情。现场观众人数不断增多,很多市民选择站在电动车上看演出。坐在舞台最前面来自老年大学剪纸班的李尊福老人一边兴奋地看着演出,一边忙不迭地告诉记者:“听说老年大学文艺队今天演出的消息后,心里十分激动,一大早就在这里等候了。”
上午11点半,活动首场演出在《祖国您好》歌曲中落下帷幕。现场聚集的观众用雷鸣般的掌声表达对老艺术家的尊敬之情。
老年大学文艺队队长李振芳一脸激动地告诉笔者:“以前感觉全市大型的文艺演出活动与我们这些退休老人毫不相干,没想到,今天我们作为全市老年人的代表进行公开演出,感觉幸福极了!”
压轴大戏闹元宵,汇演完美落幕
2月14日,农历正月十五,传统元宵佳节,也是此次汇演活动的“收官之战”。组委会安排了民舞汇演、灯谜竞猜、杂技艺术节三项活动作为本次汇演的“压轴大戏”。
上午8点30分,来自西城、东城、颍南和文化馆民舞表演队纷纷来到政府广场进行汇演,规模、水平和参演人数都超过了往年,特别是颍南的狮子舞,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威风的锣鼓敲起来,喜庆的秧歌扭起来,幸福的舞蹈跳起来,舞狮、旱船、秧歌、锣鼓、挑花篮等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多姿多彩,精彩纷呈,为广大市民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和文化大餐。政府广场人潮涌动、锣鼓喧天。壮观的表演队伍和前来观看的广大群众把整个表演区域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活动持续进行了1个小时,吸引数万群众驻足观看。
9点30分,有奖灯谜竞猜活动开始。众多市民纷至沓来,把活动现场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驻足聚集在彩色的灯谜条前,有的端详思考,有的细心斟酌,竞猜气氛十分高涨。领奖台前,不时传出猜中答案的兴奋欢呼声和领到奖品的欣喜欢笑声,好不热闹。
你方演完我登场。10点30分,“重头戏”第三届农民杂技艺术节正式开幕。政府广场大舞台上,来自王集镇李彬庄杂技团的农民演员身着杂技服装,戴着演出行头,一一登台亮相。软气功《巧过花环》,一个身高达1.75米、膀粗腰圆的青年男子能够采取各种姿态,轻巧地从直径不到50厘米的铁环中穿过;硬气功《金枪刺喉》,表演者用咽喉部位将直径2厘米的螺纹钢顶弯,而咽喉却没有丝毫损伤;杂技《筷子顶碗》,表演者手持木筷,将大碗放置在筷子后,伴随着演员的晃动,大碗能够快速旋转……还有眼睑提水、口吐火舌、百变魔书、空杯取酒等节目依次上演,台上演员表演惊险刺激,台下观众看得入迷,现场气氛异常热烈火爆,欢呼声、鼓掌声此起彼伏,将当天的活动推向了最高潮。
“今天的演出看着真过瘾!可谓好戏连台,异彩纷呈,大人满意,小孩高兴,这个元宵节过得充实啊!”驮着儿子观看杂技表演的市民王子安兴奋地说。
演出简约不简单,活动收获颇丰
短短的22天时间里,来自全市城乡的22支文艺团队的300多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以饱满的热情、精彩的表演,集中展现界首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丰硕成果,为广大市民送去节日的问候与祝福。
22天22场演出,没有炫目的灯光、华丽的舞台、热烈的仪式,几百名“草根”艺术家及演员悉数登台,倾情献艺。节目丰富多彩,观众场场爆满,现场气氛热烈,整个汇演活动赢得了一片掌声和广泛赞誉。
活动承办单位市文化馆馆长孙珂告诉笔者:“22天的演出排得很满,时间安排的也很紧凑。可是,这种全市性的大型春节文艺汇演却让大家感到既兴奋又亲切,在收获掌声的同时也收获了无数感动。”
演出期间,孙珂等活动组委会成员经常深入现场,与演员、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现场调度。
界首市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张大鹏表示:“22天的演出,让我们看到了广大演员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增加了与群众的交流,更多地了解了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好地为群众举办零门槛、近距离、接地气的文化活动。”(王海涛)
2014年1月22日至2月14日,由界首市委、市政府主办,界首市委宣传部、界首市文明办、界首市文广新局、界首市文化馆共同承办的“爱家乡、建界首”2014年春节文艺汇演活动在市政府广场连续举办了22场演出,为群众献上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艺术盛宴。
老年大学文艺队拉开汇演大幕
1月22日上午,界首市政府广场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支由老年大学组织的文艺演出队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序幕,为现场观众送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
上午10点整,演出正式开始,《父亲》、《阳光路上》、《走进新时代》、《回娘家》、《我的中国心》、《喜庆腰鼓》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歌曲、令人捧腹的小品、欢快悠扬的舞蹈、字正圆晕的唱腔,惹得现场欢笑声、鼓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
精彩的演出瞬间点燃了现场观众的激情。现场观众人数不断增多,很多市民选择站在电动车上看演出。坐在舞台最前面来自老年大学剪纸班的李尊福老人一边兴奋地看着演出,一边忙不迭地告诉记者:“听说老年大学文艺队今天演出的消息后,心里十分激动,一大早就在这里等候了。”
上午11点半,活动首场演出在《祖国您好》歌曲中落下帷幕。现场聚集的观众用雷鸣般的掌声表达对老艺术家的尊敬之情。
老年大学文艺队队长李振芳一脸激动地告诉笔者:“以前感觉全市大型的文艺演出活动与我们这些退休老人毫不相干,没想到,今天我们作为全市老年人的代表进行公开演出,感觉幸福极了!”
压轴大戏闹元宵,汇演完美落幕
2月14日,农历正月十五,传统元宵佳节,也是此次汇演活动的“收官之战”。组委会安排了民舞汇演、灯谜竞猜、杂技艺术节三项活动作为本次汇演的“压轴大戏”。
上午8点30分,来自西城、东城、颍南和文化馆民舞表演队纷纷来到政府广场进行汇演,规模、水平和参演人数都超过了往年,特别是颍南的狮子舞,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威风的锣鼓敲起来,喜庆的秧歌扭起来,幸福的舞蹈跳起来,舞狮、旱船、秧歌、锣鼓、挑花篮等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多姿多彩,精彩纷呈,为广大市民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和文化大餐。政府广场人潮涌动、锣鼓喧天。壮观的表演队伍和前来观看的广大群众把整个表演区域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活动持续进行了1个小时,吸引数万群众驻足观看。
9点30分,有奖灯谜竞猜活动开始。众多市民纷至沓来,把活动现场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驻足聚集在彩色的灯谜条前,有的端详思考,有的细心斟酌,竞猜气氛十分高涨。领奖台前,不时传出猜中答案的兴奋欢呼声和领到奖品的欣喜欢笑声,好不热闹。
你方演完我登场。10点30分,“重头戏”第三届农民杂技艺术节正式开幕。政府广场大舞台上,来自王集镇李彬庄杂技团的农民演员身着杂技服装,戴着演出行头,一一登台亮相。软气功《巧过花环》,一个身高达1.75米、膀粗腰圆的青年男子能够采取各种姿态,轻巧地从直径不到50厘米的铁环中穿过;硬气功《金枪刺喉》,表演者用咽喉部位将直径2厘米的螺纹钢顶弯,而咽喉却没有丝毫损伤;杂技《筷子顶碗》,表演者手持木筷,将大碗放置在筷子后,伴随着演员的晃动,大碗能够快速旋转……还有眼睑提水、口吐火舌、百变魔书、空杯取酒等节目依次上演,台上演员表演惊险刺激,台下观众看得入迷,现场气氛异常热烈火爆,欢呼声、鼓掌声此起彼伏,将当天的活动推向了最高潮。
“今天的演出看着真过瘾!可谓好戏连台,异彩纷呈,大人满意,小孩高兴,这个元宵节过得充实啊!”驮着儿子观看杂技表演的市民王子安兴奋地说。
演出简约不简单,活动收获颇丰
短短的22天时间里,来自全市城乡的22支文艺团队的300多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以饱满的热情、精彩的表演,集中展现界首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丰硕成果,为广大市民送去节日的问候与祝福。
22天22场演出,没有炫目的灯光、华丽的舞台、热烈的仪式,几百名“草根”艺术家及演员悉数登台,倾情献艺。节目丰富多彩,观众场场爆满,现场气氛热烈,整个汇演活动赢得了一片掌声和广泛赞誉。
活动承办单位市文化馆馆长孙珂告诉笔者:“22天的演出排得很满,时间安排的也很紧凑。可是,这种全市性的大型春节文艺汇演却让大家感到既兴奋又亲切,在收获掌声的同时也收获了无数感动。”
演出期间,孙珂等活动组委会成员经常深入现场,与演员、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现场调度。
界首市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张大鹏表示:“22天的演出,让我们看到了广大演员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增加了与群众的交流,更多地了解了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好地为群众举办零门槛、近距离、接地气的文化活动。”(王海涛)
- 上一篇:砖集镇节后工作气象新
- 下一篇:顾集镇:“环保卫士”扮靓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