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农民工积极建言家乡发展

发布日期:2014-01-29   阅读:2689次   来源:阜阳日报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有什么话尽管说,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们就是想听听你们的心里话……”在1月28日我市召开的“请您帮我们找问题、出主意”恳谈会上,市领导直接、真诚的开场白,让大家没有了顾虑。在场的返乡农民工畅所欲言,结合各自打工经历和体会,为家乡发展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思路和建议,表达了返乡创业就业、共建家乡美好未来的拳拳之心。
  
  郭永飞:构建“流动人口之家”服务农民工
  
  作为界首市驻温州流动党员党工委书记,郭永飞一直留心着外地的一些先进工作经验。特别是对农民工的关注,更是郭永飞建言的重点。
  
  郭永飞说,温州有大量的阜阳籍务工人员,主要从事出租车运输、餐饮、制鞋、市政工程建设等,成为温州发展过程中一支不可小视的生力军。温州的出租车司机,40%是界首人,“7·23”动车事故时,他们组织了100多名界首司机义务运载伤员;温州市每年开工的市政工程,80%以上由界首人承包兴建。聪明智慧的阜阳农民工凭着勤劳的双手,在温州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结合多年在温州流动党员党工委工作经历,郭永飞建议,阜阳应在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地方,构建“流动人口之家”,为农民工提供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农民工外出后,留守孩子的就学成为大问题,政府应建设一批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或农民工子女寄宿制学校,从幼儿园到初中的农民工子女,均可入学。”郭永飞说,还应解决返乡农民工住房、保险等实际困难,若企业为返乡农民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政府给予一定比例配套资金予以奖补,若企业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比例较高的,政府也给予一定的奖补。而对于农民工流入地集中的地区,应建立流动党员党工委,或成立“流动人口之家”,更好地服务农民工。
  
  李士青:多准备一些创业项目供返乡人员选择
  
  界首市任寨乡亮集村的李士青,外出务工多年。2000年,他到坦桑尼亚参观考察时,发现塑料产业在当地拥有巨大的市场,便和朋友投资2000万美元,注册了以编织包装及机械设备生产为主的公司。经几年发展,目前,李士青已在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拥有三家公司,员工700余人。
  
  李士青说,家乡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的服务水平、办事效率在不断提升,百姓的生活极大改善,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家乡的发展,让李士青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目前,他正在积极寻求适合家乡发展的优质项目,争取早日在界首实现创业。为加快家乡经济发展,他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做好沿海产业承接转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关注和支持,加快标准化基本农田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的经济收入;加大与外出务工创业人员的联系沟通,引导大家更好地关心家乡发展;多准备一些创业项目供返乡创业人员参考。
  
  “建议政府把从国外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视为外商投资,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在国外的阜阳人返回家乡做贡献。”李士青说。
  
  张付金:建议村干部走出去招商
  
  来自颍州区三合镇的张付金,在杭州萧山打拼了十多年,成功经营了一家汽车运输公司,如今已有700多名老乡在他的帮带下到萧山务工。
  
  “我们没有头衔,只是一名农民工,但我们为城市发展做出了贡献,这是我们的骄傲。”张付金介绍,多年来,他们在外打拼,与家人只能电话沟通,心里装着对家乡、对亲人的无尽思念。现在取得了一点成绩,最大的希望就是回到家乡。
  
  他建议,阜阳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首先就是要加强对阜阳的宣传。他说,萧山经常可以看到当地打出的地方形象广告“萧山走向世界”,一个市辖区都有这样开放的气魄,我们阜阳是个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大市,更应该宣传自己的形象。其次,要发动全民进行招商引资。目前,市、区领导走出去招商的活动有很多,但作为在外拼搏的企业家来说,与领导接触的机会仍不是很多。而许多村干部,对本地在外的企业家很了解,不少是邻居、亲戚、同学、战友等关系,比较熟识,如果招商引资中能够充分发挥村干部的作用,让他们走出去,打出乡情牌,或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张建龙: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支持创业
  
  来自颍泉区伍明镇的张建龙,目前在浙江奥康集团任法律顾问。他介绍,在浙江、上海等地,政府一线办事部门都采取集中化办公的方式,无论办理何种手续,去一个地方,一次性就可办理完毕。“这样既方便了办事企业,又节约了政府的财力人力。”张建龙建议我市学习外地经验,把工商、劳动、土地、财政等各种与企业有关的行政部门集中起来,进行系统化、标准化、集约化办公,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同时,他认为,阜阳的发展需要一批精明能干的企业家来推动,政府应该用更多的优惠、更多的便利条件支持青年企业家,培养青年实体企业家。
  
  “温州、宁波、杭州在发展初期,涌现了很多实体企业家,在企业发展壮大后,这些企业家又利用自身优势,把国内甚至国际的销售资金带回本地,大量的税收、资金给地方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张建龙认为,阜阳作为劳动力输出大市,拥有一批敢想敢闯的年轻人,他们通过十多年的在外发展,已经积累了不少资金和经验,这些人正值壮年,必然会形成一股回家创业的浪潮。
  
  “阜阳一定要抓住他们回乡发展的机遇,加大对他们的扶持力度。”张建龙说,在产业转型中,会出现“分娩”的阵痛,但如果政府克服阵痛,像培养孩子一样培养一批企业家,这无疑会为阜阳未来发展埋下一颗优异的种子,一旦这颗种子开花结果,反哺当地,一定会为阜阳长期繁荣发展带来无尽的推动力。  记者冯启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