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庄镇:“小瓜蒌”结成“金疙瘩”

发布日期:2021-08-23   阅读:1564次   来源:系统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初秋时节,在舒庄镇舒庄村应伟药材种植基地,只见颗颗瓜蒌挂满藤架,长势喜人。瓜蒌棚上面,雪白的瓜蒌花正在绽放,花蕊散发着淡淡清香。

  “今年天气不赖,瓜蒌长势喜人,一定能够卖个好价钱!”基地负责人王应伟看着郁郁葱葱的瓜蒌笑得合不拢嘴。

  王应伟原本在外打拼,有稳定的工作,颇高的收入,后因思乡情切返乡创业。经调研,王应伟发现家乡部分群众在试种瓜蒌,收益非常高,当了解到种瓜蒌的好处后,王应伟琢磨着种植瓜蒌不但靠谱,还能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他心动了。

  瓜蒌又叫药瓜,学名栝楼,有解热止渴、利尿、镇咳祛痰等功效。据为王应伟介绍,瓜蒌全身都是宝,瓜壳可以入药,成熟的瓜蒌籽经过晾干之后,可做保健休闲食品,而瓜蒌根部可以制成天花粉,利用价值大,市场前景广阔。

  2016年,王应伟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创办了应伟药材种植基地,开始流转土地种植瓜蒌。

  “一开始没有技术,我就在网上学,掌握了基本种植技术后,我又到太和、亳州找瓜蒌种植大户请教经验。” 王应伟说。

  凭着学到的技术和积累的经验,王应伟种植瓜蒌大获成功,第一年每亩收益就在4000元以上。

  “第一年种植,一亩地就产出350多斤的瓜蒌子,当时一斤生瓜子卖到了25元,销售更是供不应求,当年就赚回投资成本,瓜蒌真是不折不扣的‘金疙瘩’。”王应伟笑着说。

  王应伟不仅熟练地掌握了瓜蒌种植技术,扩大了种植规模,还通过套种黄精、猕猴桃,提高种植效益。

  “瓜蒌套种黄精、猕猴桃,不仅实现了高矮结合,而且瓜蒌废弃的藤、叶、茎腐烂后,还可作为黄精的有机肥料,保持土壤的湿润和肥沃。通过套种,既减少种植劳动力,又能获得两份收益。”王应伟介绍,目前黄精鲜货以每斤6元的保底价收购,产量为每亩2000多斤,每亩效益达1万余元。

  随着市场逐渐被打开,王应伟开始采用订单模式,种植基地的瓜蒌籽、瓜萎皮及其根叶都销售到了亳州中药材市场。

  在种植瓜蒌的同时,王应伟不忘创业初心,主动传授种植经验,带动乡亲们发展中药材种植,提高大家收入,同时积极与周边老人、留守妇女等弱劳力签订劳务用工协议,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帮助就业增收。眼下,周边已有3户群众跟着王应伟种瓜蒌200余亩,种植基地吸纳7名弱劳力到瓜蒌地除草、打药、摘果等,为他们提供增收机会。

  一片瓜蒌十里香。每当谈起自己的瓜蒌事业,王应伟都自豪地说:“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实施,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越来越好,我相信,瓜蒌种植这条路一定能越走越宽广,群众也会越来越富。”(张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