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国家政策好,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出门不方便了。”85岁的贫困老人肖云湘望着面前新修砌的砖砟路,拄着拐杖乐呵呵地说道。
以前,一到下雨,肖云湘老人就为出门发愁,门口坑坑洼洼,走路一脚深一脚浅,一不留神就会摔跤。大黄镇肖竹园村趁着政策的东风,把巷道修了起来。这条长35.3米,宽2.6米,总面积91.78平方的巷道,两旁住了4户15口人,耗费物料4900元,人工由居住人员自己出工,按照巷道内居住人员每人200元补贴,验收通过后再按照每人100元进行奖励的标准,每户出资100元,巷道就修好了。
修建巷道,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事业,连通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改善群众交通出行条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大黄镇一直在努力。通过全面动员、全面铺开、全面攻坚,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巷道建设。巷道硬化以雨雪天不趟泥为标准,巷道建设标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砖铺路面。大黄镇专门成立巷道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督查上报巷道建设情况,对工程建设规模进行严格把关。
据悉,大黄镇域内57条巷道正在紧张施工,一条巷道已经竣工,预计受益群众2080人。(杨莉)
以前,一到下雨,肖云湘老人就为出门发愁,门口坑坑洼洼,走路一脚深一脚浅,一不留神就会摔跤。大黄镇肖竹园村趁着政策的东风,把巷道修了起来。这条长35.3米,宽2.6米,总面积91.78平方的巷道,两旁住了4户15口人,耗费物料4900元,人工由居住人员自己出工,按照巷道内居住人员每人200元补贴,验收通过后再按照每人100元进行奖励的标准,每户出资100元,巷道就修好了。
修建巷道,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事业,连通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改善群众交通出行条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大黄镇一直在努力。通过全面动员、全面铺开、全面攻坚,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巷道建设。巷道硬化以雨雪天不趟泥为标准,巷道建设标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砖铺路面。大黄镇专门成立巷道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督查上报巷道建设情况,对工程建设规模进行严格把关。
据悉,大黄镇域内57条巷道正在紧张施工,一条巷道已经竣工,预计受益群众2080人。(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