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焦新杰、陈玲:照顾残疾二哥18年、抚养堂弟侄子、收养陌生流浪汉9年的好夫妻

发布日期:2021-07-06   阅读:2387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骨肉情深,18年照顾二哥不离不弃

      焦新杰、陈玲夫妇最近很忙。一个多月以来,乡下的家里、县城的医院,他们不断往返颠簸。“弟弟”焦计划刚痊愈出院,二哥焦新荣又因脑梗住进了医院,接连照顾他们,让焦新杰夫妻俩身心俱疲。

      “二哥,起来喝点水。”在女儿焦艳的帮忙下,焦新杰搀扶起病床上的焦新荣,将一杯白开水递到焦新荣嘴边。

      提起二哥,焦新杰摇摇头,叹口气:“俺二哥命不好。”

      1980年,焦新荣到湖北一家石灰窑干活,因开山炸石出了意外,不慎被炸掉双手。从那以后,失去了劳动能力的他就返回家里,由父母照顾。后来,父母年纪大了,渐渐长大的焦新杰也开始帮忙照顾哥哥。

      成家后,为了照顾二哥,焦新杰和妻子商量后,决定不和父母分家。2003年,父亲去世,焦新杰夫妇正式接过了照顾二哥的重任,直到现在。

      起初,焦新荣不想拖累弟弟一家,就说想自己单独住。任凭焦新杰怎么劝都没用,无奈之下,他和妻子商量后,在自家房屋后面给二哥盖了房,既满足了二哥想单独住的愿望,又方便夫妻俩照顾他。

      房子建好后,他俩忙着购置了新家具,添置了生活用品,安装家用电器,只想让二哥住得舒坦些。每天,妻子做好饭后,焦新杰都先给二哥送过去,让他吃饱吃好;一年四季,他俩及时给二哥添置新衣服;洗头洗澡,都是焦新杰亲力亲为。

      今年6月,焦新荣生病了,卧床不起。焦新杰和家人连夜将其送到界首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每天轮流看护,精心照顾,让旁边的病友看了都非常羡慕,连声称赞他们:“他家家风真好,大人小孩都善良。”

      受焦新杰、陈玲的影响,大女儿焦艳和小女儿焦丽对焦新荣也特别好。大女儿焦艳对失去双手的二伯感情很深,“小时候为了养家,爸妈经常外出打工,都是二伯接送我和妹妹上学。”今年26岁的她至今还记得,二伯总是蹲下来,让自己和妹妹轮流骑在他的肩膀上,“骑在他的肩膀上,扶着他的脑袋,感觉特别踏实。”

      额外操劳,只为给堂弟一个幸福的家

      焦新杰的小叔去世时,留下个十四五岁的儿子,无人收留。看到堂弟无人照顾,夫妻俩决定让堂弟跟着自己生活。很快,堂弟到了结婚的年龄,夫妻俩一手操办堂弟的婚礼,为给堂弟盖新房,他们拆掉自己的房子,把砖瓦给堂弟建房用,费用不够,不惜卖掉自家宅基地给其筹集建房款。

      堂弟的新房盖好后,婚礼如期举办,了却一桩心事的夫妻俩只得带着女儿搬到二哥的房子里住。堂弟媳妇生下孩子不久,就和堂弟一起到外地务工去了,把几个月的侄子交给焦新杰夫妇照顾,一直照顾了9年,直到堂弟夫妻俩回来发展后,才把孩子接走。期间,他们把侄子当自家孩子一样养育,毫无怨言。

      焦新杰一直努力赚钱养活一家人,照顾二哥和侄子,直到2012年7月,家里又多了一个人。

      那天,焦新杰在临近的王集镇干完活准备回家时,听到有人喊:“路边有个人,是不是死了?”他跟过去看看,发现路边草丛里躺着一名流浪汉。被大家的叫喊声惊醒后,他见被陌生人围住,有些惊恐地蜷缩成一团,嘴里嘟囔着。

      见他蓬头垢面的样子,焦新杰有些心疼,买来一瓶矿泉水和一个烧饼送到他手里。让焦新杰想不到的是,自己转身离去时,流浪汉却一声不吭地站了起来,跟在了他的身后。“我当时说,你跟着我干啥?他就站那不说话,我转身走,他就继续跟。”就这样走走停停,流浪汉一直跟到了焦新杰家门口。

      流浪汉不愿离去,也说不清姓名、地址,焦新杰向妻子说明情况,让她先做饭给他吃。安顿好流浪汉,焦新杰就四处打听帮他找家,还报了警,但一直没有消息。几次寻找无果,夫妻俩决定把流浪汉留下来,当作自己的“弟弟”养。“当时就想着,这好歹是条性命,家里也不缺他的粮食。”

      助人为乐,坚持9年收养流浪汉

      因为是捡来的“弟弟”,焦新杰给他起了个名字——焦计划。不知不觉间,焦计划在他家生活9年了。焦计划有智力障碍,没有劳动能力。“每次俺两口做农活时,他就在旁边看,想伸手帮忙。”焦新杰说,有次陈玲让他帮着给地里拔草,结果他连麦苗也一起拔掉。“后来,只要他愿意伸手,就让他试着做些简单的家务活。”

      刚开始,焦计划和焦新杰一家住在一起。后来,两个女儿逐渐长大,考虑到生活不方便,焦新杰就在不远处给他搭了间屋子,但仍在一起吃饭,照顾他的起居。

      这个特殊的家庭,也曾招来邻里的非议,但夫妻俩从不放在心上。他们认为,照顾二哥是自己的责任,照顾计划是缘分,人心都是肉长的,相处久了就是一家人。如果能为计划找到家人最好,找不到那就养二哥和计划一辈子。

      看到焦新杰夫妇那么多年一直坚持照顾残疾二哥和流浪汉,曾经非议他们的邻里也改变了看法,夸他们是好人。焦新杰夫妇的感人事迹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引起了《颍州晚报》记者的关注,他们从阜阳赶到焦新杰家进行采访报道,引起大家关注,竟然还为“焦计划”找到了家。

      人间大爱,意外收获圆满结局

      7月5日早上,《颍州晚报》刊发了焦新杰夫妇的感人事迹,同时晚报官方抖音平台也发布了相关视频。视频发布后不久,晚报记者部接到一个寻亲电话。

      打电话的是太和县三塔镇的农民高唐,他说视频中的流浪汉是自己失踪多年的哥哥高国,得到焦新杰的联系电话和住址后,高唐及父亲一行5人和记者先后赶到焦家。

      “儿啊!一家子都想死你啦!”拉住“焦计划”的手,高敬虎老泪纵横。待情绪稳定后,他掏出一张身份证给众人看,上面写着“焦计划”的真实姓名——高国。其实,根本不需要展示身份证,在见到高敬虎的第一眼,焦新杰及邻居就基本确定了他们的身份。高敬虎、高唐与“焦计划”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当年,高唐带着哥哥高国一起到临泉打工,那天干完活后,几个工友喊高国去买烟,谁知一去不返。高国走丢后,高敬虎、高唐父子俩一直在寻找他,跑遍了阜阳、临泉、颍上等地,一听说哪有相似的流浪汉,就第一时间去找,每次都失望而归。“感谢焦大哥一家,感谢颍州晚报,分别快10年的哥哥终于找到了!”高唐拉着哥哥的手,感激不已。

      眼看着“焦计划”家人来寻亲,焦新杰一家又开心又不舍。“肯定不舍得啊,他在这儿生活这么多年了。”焦新杰的二女儿焦丽说,今年3月份,高国突发疾病被送往医院治疗,由于没有有效证件,不能办理新农合,享受不了医药费报销,邻居曾劝俺爸俺妈放弃,可俺爸俺妈却说只要有希望就治。

      那次生病,高国昏迷了一个多星期,在医院住了40多天,花了医药费3万多元。期间,一直都是焦新杰夫妇照顾。眼看着亲人到来,高国满心欢喜,可面对家人接他回家的要求,他又很犹豫。

      看着高国很为难,焦新杰一家虽不舍但还是劝他回家。“我准备送他回家,看看他家生活条件咋样,如果他家照顾得不好,我随时都会接他回来。”焦新杰说道。(王东军 贾付光 李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