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泉阳镇文化活动中心演艺大厅内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由泉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泉阳镇妇联、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联合举办的浓情端午“缝香囊”比赛正在这里举行,来自全镇80多名妇女参加比赛。
比赛开始前,大家一起观看了党史学习教育纪录片,以及端午节习俗宣传片,并穿插了端午节趣闻有奖问答。
工作人员给每位参赛选手发放了针线、布、艾叶、香料等缝制香囊的用料,裁判员宣读了比赛规则。随着裁判员的一声开始,大家开始穿针引线,各显其能,比速度、比技巧、比质量。
在十分钟比赛时间内,看谁速度快,看谁缝制的香囊质量好。完成任务的选手带着自己缝制的香囊,登上舞台,裁判员按照选手缝制香囊的形状、规格标准等比赛要求,评出一、二、三等奖,并为优胜选手发了粽子、鸭蛋等奖品。
泉阳镇王烈桥村村民王汝英说:“今天参加泉阳镇举办的缝香包比赛活动,我得了个第一名,非常高兴,端午节缝香包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举办几次,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等。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白永明)
比赛开始前,大家一起观看了党史学习教育纪录片,以及端午节习俗宣传片,并穿插了端午节趣闻有奖问答。
工作人员给每位参赛选手发放了针线、布、艾叶、香料等缝制香囊的用料,裁判员宣读了比赛规则。随着裁判员的一声开始,大家开始穿针引线,各显其能,比速度、比技巧、比质量。
在十分钟比赛时间内,看谁速度快,看谁缝制的香囊质量好。完成任务的选手带着自己缝制的香囊,登上舞台,裁判员按照选手缝制香囊的形状、规格标准等比赛要求,评出一、二、三等奖,并为优胜选手发了粽子、鸭蛋等奖品。
泉阳镇王烈桥村村民王汝英说:“今天参加泉阳镇举办的缝香包比赛活动,我得了个第一名,非常高兴,端午节缝香包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举办几次,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等。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白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