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朱大村:文明实践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发布日期:2020-11-27   阅读:1810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朱大村位于界首市南部,是建档立卡贫困村,群村10个自然村,1597户,5484人。在党的政策指引下,社会各界的帮助下,2017年顺利出列,贫困人口顺利脱贫。脱贫后的朱大村正意气风发,满怀豪情的奔向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组织开展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图片1.png

     

      活动阵地惠民心


      走进朱大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印入眼帘的是放在大厅的两张圆桌,朱大村驻村书记钱书记说这是专门设在这里的便民服务台,村民有任何需要解决的事情,只要在文明实践站里提出要求,我们都尽最大的可能满足群众的要求。

      朱大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立足整合资源,在文明实践大楼盘活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室内设有读书会、电子阅览室、妇女儿童之家、棋牌娱乐室、健身房、洗衣房等,在室外搭建文明实践大舞台、好人馆、感恩亭、篮球场等,并在朱草寺、朱西自然村打造文明实践点。在朱大村,村民打球锻炼操场、唱戏听戏有舞台、学习读书有网络、带娃看娃有乐趣,生活中有需要的物质需求都能在朱大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得到满足。

图片2.png


      童心志愿贴民心

      朱大爱心志愿服务队立足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打造“五心”队伍,以“甘心当志愿者,诚心谋服务,用心办活动,真心听意见,贴心做服务”为志愿服务理念,组建“中心小广播、红心大家演、热心和事佬、暖心伴您行、同心助丰收”五支爱心志愿服队。

      “我们的梦想学堂是最受欢迎的,每天都有几十个孩子来这边学习。”钱书记说,“梦想学堂项目是由我们村一个初一学生孔馨慧提出来的,她跟着姥姥在市里上学,学习拉丁舞,村里有文艺汇演想找她当做志愿者演出,她害羞不敢上台表演,在给她做了思想工作后,她才有勇气上台表演,并因此了解了志愿者,他对我说想做志愿者,我告诉她总书记就是志愿者,人人都是志愿者,捡个烟头,劝导小朋友要文明都是志愿服务活动。两个星期之后,她告诉我她想帮助留守儿童写作业,梦想学堂就这样开始了。”

图片3.png


      据了解,现在朱大村的梦想学堂已经有20多个孩子了,他们都是留守儿童,平时做作业没人辅导。在梦想学堂里,初中的学生带四到六年级的学生,四到六年级的学生带1到三年级的学生,每到周末集中学习。他们自发组建班集体,选班长立班规定目标,绘画荣誉墙和梦想墙,荣誉墙上展示达成短期学习目标获得的星星,梦想墙上张贴着孩子们纯真的未来设想。如今,村里的孩子周末放学之后都来文明实践站里做作业,孩子们在做志愿者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提高与锻炼,连不爱学习的“坏”孩子每次来的最早,他们的爷爷奶奶们也高兴的很。

      

      细心服务暖民心

      “我们朱大村乡村大舞台走出来的另一个小姑娘朱雅琴的梦想是长大当一个舞蹈家。”钱书记说,“这个小姑娘性子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也不自信。了解到她喜欢跳舞,我们就安排她跟着村里的文艺队学习跳舞,现在能够上台演出了,人也自信大方了许多。”

      据了解,朱大村文明实践站根据朱雅琴小朋友内向不自信的情况,专门开设了舞台表演,从一两人的小舞台,到全村的大舞台,目前这位小朋友能够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这种细心的服务从小朋友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一对一的服务方案,让小朋友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了到与人交往的温暖。

图片4.png

      在朱大村的文明实践站一楼楼梯后,有一个特殊的小空间,“这是专门为村里的五保户朱少起,他脱贫后心怀感激总想着回报社会,疫情期间他自发捐款抗击疫情,考虑家里的情况我们就没有收他的捐款,但是我们又担心到会不会让他心里感到不自在,邀请他参与我们的免费理发志愿服务活动。”钱书记说,“他免费上门为行动不变的老年人、残疾人上门理发,既帮助了有需要的人,也满足了他回报社会的需求。”

      朱大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立足群众需求,不仅满足群众的物质需求,更加注重群众的精神需求,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环境中,人们更在注重对精神文化的追求。钱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工作的目标,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我们都能满足。”(谢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