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度面对面》测试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拍脑袋臆想出来的,而是经过从 到 的反复探索、历尽千辛万苦形成的。(理论、实践)
2.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说到底,就是因为它更能满足越来越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对制度的要求,代表了当今世界先进 的发展方向。(社会生产力)
4. 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国家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经济、科技和军事等实力强弱的比拼,深层次上是制度优劣的竞争。(制度)
5.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由党的性质和 决定的,这不是争权夺利,更不是专制集权,而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宗旨)
6.党和国家实行人民民主,就是保证国体、政体以及其他一切治国理政活动,都必须充分体现 的要求。(人民当家作主)
7.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实现了从“人治”到“法制”再到“ ”的历史性飞跃,完成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国家治理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法治)
8.坚持 和 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点。(依法治国、依德治国)
9.深入推进科学立法、 立法、 立法,完善立法工作格局,立改废释并举,努力使我们的法律立得住、行得通。(民主、依法)
10. 政府,相对于传统的管制型政府而言,通俗地讲,就是以服务人民、服务市场和社会为目标,并承担相应职责的现代政府治理模式。(服务型)
11.党的十九届四中会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道确立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在 占主体的基本框架下,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新形势下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的重大创新。(社会主义公有制)
13.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以 的突破为先导和前提的。(思想理论)
14.只有把 要求融入法律规范、贯穿法治实践,法律才能契合全体人同道德意愿、符合社会公序良俗,才能真正为人们所信仰、所遵守。(社会义核心价值观)
15.持和完善各项 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让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为全体人民共享。(民生)
16.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我们党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是被实践证明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意愿、符合 规律的科学制度。(社会治理)
17.必须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先导,坚持节约资源和 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保护环境)
18.只有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推进国家 和 现代化,才能为战胜风险挑战、完成历史任务提供制度支撑,开辟“中国之治”的新境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
19. ,是我军的命脉和灵魂,事关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方向前途。(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20.党的 全会把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确定下来,具有“压舱石”的重大意义。(十九届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