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桥镇产业帮扶促脱贫

发布日期:2020-06-16   阅读:1474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步过去的坎。最近一段时间,代桥镇扎扒集村的贫困户张心路格外忙碌,作为两湾湿地公园的护林员,午收期间要经常巡逻,防止群众焚烧秸秆,家里养殖的土元,他只好利用巡逻休息时间照看,虽然忙碌,小日子却过得有滋有味。

  张心路今年51岁,由于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土生土长的农民,张心路的家庭收入主要就是依靠种植自家和哥哥的几亩地,每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500元。2015年,大女儿张瑞在青海上大学,二女儿张雪在代桥中学上初三,儿子张兆丰在代桥中学上初一,三个子女上学开销大。妻子杨永兰患有长期慢性病,经常看病买药,家庭的重担全都压在张心路一个人身上,家庭一度陷入困境。他想村里递交了贫困户申请书,经过核实、公示,当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随着脱贫工作的开展,一项项扶贫政策的实施,张心路看到了光明,对实现小康生活充满信心。为帮助张心路早日实现脱贫,镇包村干部褚金彬、村包片干部杨彦多次上门了解情况,为他谋划项目,考虑到他是因学致贫,张心路有劳动能力,也很勤劳。通过产业扶贫激发内生动力,激励他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在向张心路讲解产业扶贫政策时,他萌发了养殖土元的想法,镇村干部都非常支持。

  由于家庭贫困,张心路缺乏启动资金,土元养殖迟迟无法启动。褚金彬和杨彦得知情况后,又主动入户宣传小额信贷政策,向其详细介绍贷款条件、贷款额度、贴息项目与申报流程等内容。张心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立即就递交了申请,通过银行审核,最终获得了五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作为启动资金。

  由于没有土元养殖经验,土元第一次孵化时,孵化出来的螨虫比土元小虫还多。由于螨虫比土元小虫小很多,不能使用杀虫剂,张心路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在入户走访时,褚金彬了解到张心路这一困难后,及时与镇相关部门对接,请来专业技术人员为其指导,最终成功解决了螨虫的问题,张心路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在之后的土元养殖过程中,张心路购买了许多土元养殖方面的书籍,潜心学习土元养殖技术,经过不懈坚持与辛勤付出,边学习边实践,经常观察土元的生长情况,他终于逐步掌握了土元养殖的技术,养殖的土元第一年就取得了不错的收益。苦心人天不负,土元养殖的成功给了张心路早日实现脱贫的信心,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张心路在2017年扩大了养殖规模,2018年又建立了养殖大棚,土元养殖已经步入了正轨。现有养殖面积180平米左右,市场价格每斤50元左右,仅此一项,年收入达1万多元。

  在土元养殖闲暇时,张心路还主动报名参加两湾湿地公园的护林员,每月收入300多元,增加自己的收入。张瑞已经大学毕业,现在青海参加工作,月收入5000多元。张雪和张兆丰则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成绩也都在前几名,很有希望考上大学,以后为家里增收入、为国家做贡献。

  现在的张心路干劲十足,收入可观,实现了稳定脱贫。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现在国家的扶贫政策那么好,我自己一定要好好干,稳定脱贫,早日致富,争取小康路上不掉队。”(肖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