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民政助力战“疫”斗“贫”

发布日期:2020-06-10   阅读:1401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脱贫攻坚是时代使命,疫情防控是特殊考验。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界首民政部门积极践行初心和使命,坚持兜底脱贫、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推动各项兜底保障措施落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生命安全,为战“疫”斗“贫”贡献民政力量。

  “救急难”:救急纾难“使命必达”

  突出“救急难”,确保临时救助兜底保障时效。审批权下放,向每个乡镇街道预拨临时救助备用金10万元。在乡镇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下,村(社)党组织、村(居)委会组织群众按照“十户联治”的工作机制,摸清贫困、低保、特困、孤儿、独居残疾人、独居老人、独居疾病患者、新冠肺炎患者(感染者)的家庭基本生活、照料和防护实情,落实照料和防护责任到人,对基本生活、照料、防护出现困难的,立即启动临时救助备用金予以救助,保证困难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救助,目前已救助171户190人55.92万元。

  “大数据”:精准托底“一个不落”

  实施低保托底,稳定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生活困难。对于通过产业发展帮扶及激发自身增收能力仍无法保障生活的困难群众,实施低保托底,稳定保障困难家庭的生活困难。今年以来,针对927名未脱贫人口,以及因其他原因导致生活出现持续性困难的群众,通过数据比对,发现未纳入低保、特困兜底的有236人,经过逐户逐人核查、残疾信息比对、医保信息查询、电话回访、经济信息核对,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已批准低保42人,特困1人,应兜尽兜。

  “逆行守护”:动态关爱“三老三少”

  开展动态监测,实施“三老三少”关爱。针对疫情防控期间“三老三少”特殊困难群体可能出现的生活和防控方面存在的风险,发挥“党带群建,十户联治”的工作机制,摸清贫困、低保、特困、孤儿、独居残疾人、独居老人、独居疾病患者、新冠肺炎患者(感染者)的家庭基本生活、照料和防护实情,落实照料和防护责任到人,确保了疫情防控期间特殊困难群体没有发生风险危机。

  “预防针”:增强机制脱贫“免疫力”

  建立预警机制,有效阻止群众返贫。针对返贫风险的不稳定脱贫户、致贫风险的边缘户和老弱病残孤寡灾等特殊困难群体,建立了《界首市“返贫预警,未贫先扶”工作机制》,以“党带群建,十户联治”摸底数,以“三册两审一核”精准认定,从而建立“返贫预警,未贫先扶”台账,夯实包点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两委”干部、居民组长、户长定期走访实时监测职责,启动发现风险实时报告机制,行业部门实时动态未贫先防。

  “金钟罩”:千锤百炼保质量

  保全资产,医疗兜底,健全保障体系,确保特困人员供养质量。针对特困人员承包地、宅基地、自留地的流失问题,全面签订《特困人员供养协议》,清点资产、造册登记、依法保全,维护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和财产权益不受侵犯。针对特困人员医疗费用垫付和照料护理难问题,市民政局、医保局、卫健委、扶贫局、财政局会同医疗机构,结合界首实际,全面实施城乡特困人员综合医疗保障规范,医疗机构免收特困人员住院押金、垫付各项医保费用、承担不合规过度医疗费用、定额90元照料护理失能患者。(陈启春 张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