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阳:巧打时间差 土豆增效益

发布日期:2020-04-27   阅读:1429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进入每年的4月中旬,正是温室大棚马铃薯成熟采收的季节,也是南方土豆结束,北方新土豆没有上市的时候,安徽丰絮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抓住市场新土豆货源断档的商机,积极组织人力、机械抢收土豆,抢占销售市场。

  安徽丰絮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占地4000多亩,是安徽省最大的设施马铃薯种植基地。其中大棚马铃薯有1000多亩,种植的品种都是荷兰15。荷兰15马铃薯生长周期是120天,平均亩产在5000斤以上,离丰产期还有一个月,园区就开始忙碌起来,工人们争分夺秒在采收马铃薯。

  据安徽丰絮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艳杰介绍,现在云南、贵州等南方的土豆销售已经基本结束,北方的新土豆还没有下来,正好是市场土豆销售的断档期间,只要我们这个地方的土豆赶在五一之前采收,都可以卖个好价钱,同时还可以提前腾茬,安排下一季作物。

  目前马铃薯生长周期才90天,平均每亩产在3500斤左右,如果再等一个月,平均亩产就能达到5000斤以上,为什么不再等等,要在这个时候采收马铃薯呢?

  “现在的土豆价格很高,到地里拉货是每斤2块钱左右,如果再等一段时间,到新土豆都下来的时候,价格就要降下来,价格肯定会比现在这个低里多,到时候虽然说产量高了,但是增产不增收,还会耽误下一茬农作物的种植。”安徽丰絮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艳杰说。

  4000多亩地的产业园,需要一批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人员,丰絮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采取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种植模式,招募有种植经验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经营。由公司提供土地、大棚、灌溉等基础设施,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生产物资和人工,公司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模式,获得的利润五五分成。

  界首市旭丰家庭农场负责人赵新友说:“这种合作模式很好,我们不用租地建大棚,省去很多麻烦,也降低了种植风险,虽然是五五分成,公司给我们留出的利润空间也很大,我今年承包了80亩大棚,今年去掉公司的分成可以挣30万元左右。”

  “两薯”种植不仅给公司和家庭农场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群众就业增收。“俺庄每天都有一二十个人在这干活,一天50块钱,要是加班,多干一个小时给10块钱,老板人好,对工人不错,工资也不拖欠,我没事就来这干活,一年能挣万把块钱。”泉阳镇王付全村马林庄村民应芹说。

  安徽丰絮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以马铃薯、红薯为优势主导产业,按照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的要求,全面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将“两薯”生产中的各项增产技术组装配套,并实施大面积推广应用,做大做强农业品牌,带动界首及周边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产业升级,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白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