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阳:扶贫车间就业 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

发布日期:2020-04-20   阅读:1424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为加快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步伐,为贫困群众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增收渠道,泉阳镇把扶贫车间作为推动就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建设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就近就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曹红军是王付全村王皋庄建档立卡贫困户,是个聋哑人,丈夫王宗印肢体残疾,家里经济比较困难,驻村扶贫工作队入户走访了解她家的情况以后,把她介绍到扶贫车间上班,车间负责人杨桂荣更是手把手的亲自教她,她现在成了车间的熟练工,每年都有2万多元的稳定收入,实现了稳定脱贫。

  据泉阳镇王付全村扶贫车间负责人杨桂荣介绍,曹红军刚到扶贫车间的时候啥都不会,因为是个聋哑人,和别人沟通交流不方便,她就亲自手把手的教她,现在曹红军是车间里的熟练工,每个月工资能到达2500以上。

  今年90岁高龄的王王氏瘫痪在床,吃喝拉撒全靠儿媳妇杨秀英照顾,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62岁的杨秀英既要照顾婆婆,又要到村里扶贫车间干活。

  “我婆婆瘫痪床上,每天都需要人照顾,我又不能走远,就在家门口扶贫车间干活,一个月挣一千多块钱,够家里零开支哩。”泉阳镇王付全村王竹元贫困户杨秀英说。

  香港利达集团是市委组织部通过招商引资入驻王付全扶贫车间的服装加工企业,主要生产中小学生校服。企业在用工方面优先考虑贫困户上岗,并根据他们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安排适合他们的就业岗位。

  杨桂荣说:“我们这个扶贫车间现在有32个人,其中贫困户有11个,根据他们自身条件,我们安排不同的工作岗位,有车工、辅工。车工工资每月能达到2500到3500元,辅工就是剪线头,翻衣服,每月工资能达到1500到2000元。我们的订单充足,在我们这里有稳定的收入,能改变他们的生活条件。”

  在扶贫车间就业的贫困户多数是因为缺乏技术、年龄过大、照顾家庭等种种原因无法外出就业,扶贫车间既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还提供就业岗位,让贫困户靠自己的勤劳的双手挣钱,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鱼渔两相授。目前,泉阳镇三个省级贫困村都建立了扶贫车间,一个个小小的“扶贫车间”,为贫困人员传授就业技能,把信心和干劲传递给他们,让贫困户在脱贫路上看到希望、有了奔头。(白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