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多措并举育好人 道德微光映满城

发布日期:2020-03-27   阅读:1848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近年来,界首市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中着眼“提升市民道德水平”这一根本目标,持之以恒评好人,多措并举赞好人,方方面面学好人,“发现好人、推荐好人、尊崇好人、争当好人”掀起热潮,好人效应不断放大,市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蔚然成风。  

   规范程序,常态评选。自2012年起,界首市启动月评“好人好事”典型工作,在基层单位推报的基础上,市级每月组织“好人好事”典型评选,评选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评委打分、线上线下公示、多方考察的评选程序,进行命名,年终集中进行表彰。2019年,为调度各方参与积极性,扩大“好人好事”典型评选范围,又出台《界首市好人推报及奖励办法》,规范好人推报程序,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好人推报评选工作,对获评各级好人的典型推报人进行资金奖励,扩大身边好人评选范围,提高好人挖掘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新方式,扩大宣传。一是建立好人馆、好人街、好人榜等好人事迹展示阵地。我市建成皖北首家镇级好人馆和民间好人馆,建设好人街15条,设立134处村级好人榜,及时更新宣传内容,展示各级好人、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向群众宣传好人好事典型事例,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博物馆、火车站以及城区主干道沿线变电箱、配电箱制作中国好人事迹展。二是创作以好人为原型的文艺作品。分别以身边好人马林英、文娟、李子发、柳西周等为原型,创作拍摄微电影《沙河水暖》、《警嫂文娟》、《李子发》和戏曲《李子方》、《扫帚书记》、故事集《柳西周》等文艺作品在全市展播,弘扬榜样精神。三是开设《小城大爱》广播栏目,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传递至千家万户,目前已制作广播剧8期。四是利用“界首发布”、“文明界首”微信微博、网上好人馆等发布好人事迹,提高好人知名度,增强好人荣誉感。五是开展好人故事巡讲活动。成立“中国好人”柳西周先进事迹宣讲团,在全市范围对柳西周的敬业爱岗、无私奉献感人事迹进行巡回宣讲,宣传员用鲜活的事例,饱含深情的讲述,追忆了柳西周的生平事迹,再现了他在平凡岗位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不平凡的人生。六是好人模范巡讲,通过开展好人模范逛新城、好人模范进校园、好人模范表彰会和座谈会等活动,邀请好人模范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事迹,带动群众学做好事、争当好人,受众达2万余人次。  

   示范带动,形成品牌。自2006年起,中国好人薄玉侠组织成立老年义务联防队,十余年来,她和队员们调解民间矛盾纠纷共700余起,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6名,逃犯2名,参与安保活动170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薄玉侠与队员放弃春节休息,第一时间组成义务防疫宣传队,在大街小巷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还组织身体好的队员进行疫情防控巡逻,到超市、游园、广场等人员易密集的场所进行流动式防疫宣传,为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很大帮助。

   中国好人、安徽省道德模范王光晋信守诺言,回家乡创业成功,报答曾经资助自己上大学的王辉大哥,为把这份感恩之心带给社会更多的人,牵头组建常青树志愿服务团队,参加慰问困难老人、资助贫困儿童等活动,用实际行动,带领身边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抗“疫”期间,他捐款价值3万元的防疫物品,助力光武镇疫情防控工作。

   自2004年起,阜阳好人薄战士致力于皖北民间小调创作,自编自导自演100多部反映新时代新风尚的电视剧,将党的政策传唱到千家万户,引导群众摈弃不良习气,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热心公益,参加义演300余场,免费为群众播放电视剧200余场,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达30万元,疫情期间,他连夜改编皖北小调《齐心协力战疫情》,在界首市各乡镇、街道广播中广泛传播,还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软件向外地进行宣传,还向湖北慈善总会捐助现金2万元,带领23名爱心人士向全市捐赠口罩……  

   好人效应,影响深远。通过事迹宣传、尊崇礼遇、好人模范示范带动,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学好人、做好事、当好人”,好人效应不断放大,尤其是疫情当前,更是涌现出出征武汉方舱医院的“大侠”医生、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自愿送饭的爱心大娘、为一线民警捐赠物资的无名英雄、感念党恩回报家乡的贫困户高利萍、孙军等好人好事。  

   截至目前,界首市共有1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名安徽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3名阜阳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7名中国好人,22名安徽好人,101名阜阳好人,好人万人比居阜阳前列,界首好人用自己的涓涓爱心和实际行动,汇聚成道德微光,带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他们,加快推进好人界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