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四会一约”凝聚群众力量 文明实践筑牢抗“疫”防线

发布日期:2020-03-18   阅读:2395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界首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积极组织广大文明实践志愿者和“四会”组织成员参与到抗“疫”一线,着力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强化宣传引导,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发挥线上媒体优势。在数字电视、微信公众平台开设《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我的战“疫”日志》《界之文明、首在实践》《“疫”线好人》等防疫专栏,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一线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志愿服务等,让群众从宣传中获取信息,从宣传中凝聚共识;动员广大文化文艺志愿者,结合防疫防控创作一系列有地方特色的快板、歌曲、渔鼓、三句半等36支文艺作品,37个音视频。

       调动线下宣传活力。有效利用城区主干道、沿街商铺、村居社区的LED电子显示屏、应急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党的政策、防控知识。全市共出动疫情防控应急广播1047处,LED显示屏播放1100余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户外大屏播放70余处,小喇叭播放653处,各式宣传车辆1200余辆,让小喇叭响起来,电子屏亮起来,宣传车跑起来。

       发挥“四会”作用,走实群众防疫路线

       红白理事群众响应。疫情防控期间,全市文明实践志愿者和“四会”成员积极行动,深入摸排掌握有婚事宴请或聚餐集会意向的群众,对群众广泛宣传丧事简办、红事延办、宴席不办,避免人员聚集,倡导“不添乱,就是奉献”。群众均表示理解,主动配合工作,治丧不聚餐,结婚不设宴,以文明行为助力疫情防控。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全市共延期、简办婚事273场,简办丧事225场。

       村民议事民主议定。疫情当前,各村村民议事会认真落实各级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采用线上议事的方式,及时协商制定疫情防控相关措施,明确人员安排,细化工作职责,及时向村民告知相关措施并征求意见。芦村镇均张村通过村民议事会议定,全村207户村民每户每天出一人,轮流值班看守村内执勤点,并组成“十户联防”志愿服务队伍,既做细做实了疫情防控工作,又走出了村事村治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道德评议示范带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好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疫”无反顾、各尽所能,投身防控一线。中国好人、安徽省道德模范王光晋慷慨捐款捐物,并带领徐寺村“党员巡逻队”,巡回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中国好人、雷锋大妈团负责人薄玉侠与队员放弃休息,义务组成防疫宣传队,在大街小巷和超市、游园等人员易聚集的场所进行流动式防疫宣传。阜阳好人薄战士改编皖北小调《齐心协力战疫情》,在我市各乡镇、街道广播中进行广泛宣传。阜阳好人、界首市人民医院护士长韩霜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申请调入发热门诊,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各村道德评议会积极推报防疫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模范,市文明委对其中的10件“疫”线好人典型命名表彰。

       禁赌禁毒巡查劝导。疫情防控期间,禁毒禁赌会成员走街串巷,号召广大群众遵守法律法规和疫情防控期间各项要求,不聚集聊天、不聚众赌博,对发现的家庭聚集娱乐进行耐心劝导。各村、居“禁毒禁赌会”还与辖区派出所联合,对街巷、超市、公园等人群易聚集的场所常态开展巡查330余次,严格查处聚众赌博、破坏公共秩序等行为。

       修订村规民约,约出群众防控意识

       各村(居)四会组织通过微信群、小喇叭等多种方式,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结合村规民约,约束群众遵守防疫期间行为规范,引导群众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王集镇各村结合实际,修订、宣传疫情期间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少出门、不聚会,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信谣、不传谣,让群众主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强大内生动力。

       抓好文明实践,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动员全市文明实践所、站全面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引导群众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定点定时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文明实践志愿者对辖区内环境卫生死角进行全方位清理,防止细菌滋生,并帮助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整治家居环境;城乡保洁员全天候上岗,加强卫生清扫,保障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各文明实践所、站还动员辖区群众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开展家庭卫生大扫除。全市上下积极行动,以“干净、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助力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