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榜样是一面旗帜,一群好人照亮城市文明。近年来,界首市高度重视典型培树工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着力实施四项举措,深入挖掘推广先进典型事迹,先后涌现出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好人模范,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已成为小城界首的风向标。
“层层推好人”,时时树模范。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身边好人评树、讲好界首故事的通知》,建立“推报、评选、公示、礼遇”好人评树制度,采取自下而上、层层推荐和民主评议的方式进行评选,规范市、乡、村三级评选程序,真正把影响力大、说服力高的先进典型评出来、树起来,确保工作实效。
“天天见好人”,传播好声音。通过线上线下结合、阵地宣传与开展活动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好人模范先进事迹,真正做到随处可见、随时可学。在“文明界首”微信公众号、网站设置身边好人专栏,在电台开设“小城大爱”广播剧栏目,定期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以身边好人事迹为原型,先后创作微电影《沙河水暖》《文娟》,小说《柳西周》,现代戏《李子方》等。城乡广泛设立好人街、好人榜、好人橱窗、好人展板;举办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中国好人先进事迹宣讲活动,组织好人模范进单位、进村居、进校园,讲述自身经历,带动群众向上向善。
“处处敬好人”,好人成名人。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好人模范逛新城,邀请好人模范及其家人参观界首城市建设;在文艺扶贫携手小康活动中,邀请各级好人模范代表观礼。举办好人模范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在前不久的阜阳高铁首发仪式中,邀请好人模范代表参加,给予其精神肯定。
“人人学好人”,个个学好事。开展好人模范进校园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举办道德模范颁奖典礼,让全市党员干部接受思想洗礼;编印《精神的脊梁》《界首市先进人物风采录》等,使广大居民群众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界首市通过采取一系列工作举措,建立完善典型培树工作机制,“德者有得、好人好报”价值导向逐渐形成,如今已成为培育好人、崇尚道德的一方沃土。
“层层推好人”,时时树模范。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身边好人评树、讲好界首故事的通知》,建立“推报、评选、公示、礼遇”好人评树制度,采取自下而上、层层推荐和民主评议的方式进行评选,规范市、乡、村三级评选程序,真正把影响力大、说服力高的先进典型评出来、树起来,确保工作实效。
“天天见好人”,传播好声音。通过线上线下结合、阵地宣传与开展活动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好人模范先进事迹,真正做到随处可见、随时可学。在“文明界首”微信公众号、网站设置身边好人专栏,在电台开设“小城大爱”广播剧栏目,定期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以身边好人事迹为原型,先后创作微电影《沙河水暖》《文娟》,小说《柳西周》,现代戏《李子方》等。城乡广泛设立好人街、好人榜、好人橱窗、好人展板;举办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中国好人先进事迹宣讲活动,组织好人模范进单位、进村居、进校园,讲述自身经历,带动群众向上向善。
“处处敬好人”,好人成名人。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好人模范逛新城,邀请好人模范及其家人参观界首城市建设;在文艺扶贫携手小康活动中,邀请各级好人模范代表观礼。举办好人模范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在前不久的阜阳高铁首发仪式中,邀请好人模范代表参加,给予其精神肯定。
“人人学好人”,个个学好事。开展好人模范进校园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举办道德模范颁奖典礼,让全市党员干部接受思想洗礼;编印《精神的脊梁》《界首市先进人物风采录》等,使广大居民群众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界首市通过采取一系列工作举措,建立完善典型培树工作机制,“德者有得、好人好报”价值导向逐渐形成,如今已成为培育好人、崇尚道德的一方沃土。
- 上一篇:荣建军、李乔当选11月份敬业奉献类“阜阳好人”
- 下一篇:吕显才获评“中国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