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让大家可以在家门口赚钱,一家大小都有人照顾,挺不错的。”顾集镇于庄村村民李思杰开心地说。
“创办扶贫车间,既能让贫困村民就近就业,也能让企业有效应对用工荒的问题。”衣架厂厂长李济伟说道,根据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扶贫车间的工人分为固定工和临时工两种,村民能够忙时务农、闲时务工。
“在外打工离家远,不方便。现在好了,政府把扶贫车间建到了村里,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能赚钱、顾家,好开心。”贫困村民李秀荣一边签订用工意向协议书,一边高兴地说。
据了解,李济伟是于庄村一名普通农民,自己不断在外打拼和学习技能,同时自己又爱钻研,自己积攒了一部分资金后利用自家院落成立了龙辉衣架厂。由于经营有方、讲诚信,该厂越做越大,利用村级扶贫车间,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厂房面积由100多平方米增加到近2000平方米,能让20多名工人就业,产品市场拓展到上海、广东市场。
李济伟说,是党的富民政策成就了他。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他听从党和政府的召唤,回报社会、服务乡亲,尽所能让更多的贫困村民就业。
下一步,顾集镇争取让更多的贫困村民进入扶贫车间,成功实现就业,达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陈晓浩)
“创办扶贫车间,既能让贫困村民就近就业,也能让企业有效应对用工荒的问题。”衣架厂厂长李济伟说道,根据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扶贫车间的工人分为固定工和临时工两种,村民能够忙时务农、闲时务工。
“在外打工离家远,不方便。现在好了,政府把扶贫车间建到了村里,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能赚钱、顾家,好开心。”贫困村民李秀荣一边签订用工意向协议书,一边高兴地说。
据了解,李济伟是于庄村一名普通农民,自己不断在外打拼和学习技能,同时自己又爱钻研,自己积攒了一部分资金后利用自家院落成立了龙辉衣架厂。由于经营有方、讲诚信,该厂越做越大,利用村级扶贫车间,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厂房面积由100多平方米增加到近2000平方米,能让20多名工人就业,产品市场拓展到上海、广东市场。
李济伟说,是党的富民政策成就了他。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他听从党和政府的召唤,回报社会、服务乡亲,尽所能让更多的贫困村民就业。
下一步,顾集镇争取让更多的贫困村民进入扶贫车间,成功实现就业,达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陈晓浩)
- 上一篇:河南信阳考察界首扶贫产业
- 下一篇:砖集:特色农业促进致富脱贫